马克思主义富民思想的内涵与实践 ——以新疆喀什地区农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13 20:09
新疆喀什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主要是维吾尔族群众聚居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各种原因,喀什地区的经济长期以来比较落后,又地处反分裂斗争的前沿,是“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的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央和自治区历来重视该地的发展。1999年中央政府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自治区提出“富民固边”战略,2010年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启动新一轮对口援疆,2011年喀什又被中央批准设立经济开发区,喀什地区迎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重大机遇,各项民生工程进展迅速,尤其是富民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立足新疆喀什地区农村,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富民理论对富民工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针对富民工程实施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引言。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富民思想的内涵。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城乡差距、富民强边、住房改造、农村干部、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思想五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在该部分的阐述中,主要是要考虑到喀什地区农村主要是维吾尔族群众聚居区,富民思想的阐述侧重于在这一特...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
1. 南疆地区的稳定
2. 喀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 促进喀什地区的民族团结
4. 喀什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二) 目前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的意义
(四) 研究的方法
(五)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二、 马克思主义富民思想的内涵
(一) 关于消灭城乡差距的思想
(二) 关于富民固边的思想
(三) 关于农村住房改造的思想
(四) 关于农村干部的思想
(五) 关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思想
三、 马克思主义富民思想在喀什地区农村的实践与成就
(一)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二) 农民就业实现多元化
(三)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四) 农村干部素质显著提高
(五) 教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四、 富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 政府不能满足拆迁群众的利益诉求
(二) 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 富民工程实施环节不完善,易滋生腐败
(四) 喀什地区农村干部素质仍有待提高
(五) 喀什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五、 解决富民工程遇到问题的对策
(一) 要教育群众改变陈旧观念,解放思想
(二) 满足群众合理要求,维护拆迁群众合法利益
(三) 完善具体环节,防止腐败
(四) 教育引导农村干部,提高农村干部素质
(五) 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
(六)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七) 大力引进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660688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
1. 南疆地区的稳定
2. 喀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 促进喀什地区的民族团结
4. 喀什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二) 目前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的意义
(四) 研究的方法
(五)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二、 马克思主义富民思想的内涵
(一) 关于消灭城乡差距的思想
(二) 关于富民固边的思想
(三) 关于农村住房改造的思想
(四) 关于农村干部的思想
(五) 关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思想
三、 马克思主义富民思想在喀什地区农村的实践与成就
(一)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二) 农民就业实现多元化
(三)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四) 农村干部素质显著提高
(五) 教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四、 富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 政府不能满足拆迁群众的利益诉求
(二) 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 富民工程实施环节不完善,易滋生腐败
(四) 喀什地区农村干部素质仍有待提高
(五) 喀什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五、 解决富民工程遇到问题的对策
(一) 要教育群众改变陈旧观念,解放思想
(二) 满足群众合理要求,维护拆迁群众合法利益
(三) 完善具体环节,防止腐败
(四) 教育引导农村干部,提高农村干部素质
(五) 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
(六)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七) 大力引进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660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6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