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论新时代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逻辑必然性

发布时间:2022-08-01 15:33
  新时代,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缩小民族差距、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在理论发展及实践运行方面有着特定的逻辑必然性。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
    1.1 时间延续:美丽乡村建设催生美丽中国建设
    1.2 空间扩展:美丽乡村建设衍生美丽中国建设
    1.3 矛盾指向: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心
2 民族工作主题的内在要求
    2.1 价值目标引领:共同繁荣发展
    2.2 实践发展道路:共同团结奋斗
    2.3 双向互促机制:乡村建设和民族工作相互推进
3 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夯实民族关系基础
    3.2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展现多民族治理的“道路自信”
    3.3 改善民族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搭建生活生产平台
    3.4 传承保护民族优秀文化,营造和谐文明乡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转型与战略构想[J]. 王历荣,王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2]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思维引领[J]. 刘文英.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3]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审视与路径创新[J]. 周明星,翟坤周.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7)
[4]美丽中国理论研究综述:内涵解析、思想渊源与评价理论[J]. 吴文盛.  当代经济管理. 2019(12)
[5]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提出、指标构建和对策分析[J]. 房旭平,郑浩,白雪冰,王珊,杜帅.  中国商论. 2018(03)
[6]西部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 韩斌.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4)



本文编号:3667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67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