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13:4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①。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特色政党制度,它的形成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和西方政党制度具有本质的不同,中国绝不能照抄西方的政党制度模式,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民主政治;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保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与弊相结合的“双刃剑”。一方面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联系的更为紧密,同时也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给世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使得世界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政党制度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带来了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世界政党格局的变化对中国政党制度的挑战;世界民主化潮流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挑战;社会转型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冲击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挑战。面临经济全球化对中...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
        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政治文明的关系
        4.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三) 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1.内容结构
        2.研究方法
    (四) 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 政党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二) 政党制度的分类
    (三) 政党制度的功能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必然性
    (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对于政党制度的论述
        2.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理论
        3.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制度理论
    (二)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必然性
        1.历史必然性
        2.中国人民的选择
三、中外不同政党制度的比较
    (一) 中西方政党制度的比较
        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2.政党之间的关系不同
        3.政党制度的民主本质不同
    (二) 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比较
        1.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演变
        2.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相同点
        3.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不同点
        4.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不同
    (三)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
        1.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2.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严峻挑战
    (一)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特征
        1.经济全球化具有自然和社会的二重属性
        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主客观结合的过程
    (二)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2.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三)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严峻考验
        1.世界政党政治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带来的风险
        2.世界民主化潮流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挑战
        3.社会转型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冲击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挑战
五、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一) 吸取苏东欧剧变的教训
        1.苏东剧变的原因
        2.苏东剧变的教训
    (二) 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1.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2.加强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3.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三) 加强制度创新
        1.正确处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2.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90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90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