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论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现状与引导

发布时间:2022-11-06 13:30
  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现状并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研究有现实意义。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和升华。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因此,提高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到新农村的构建。 本文首先对农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内容及特点进行了定义、分析和解析,随后对农民就在生产、生活、经营、消费过程中的生态道德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生态道德意识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缺乏生态道德的基本理念、缺乏生态道德的基本理念、缺失生态道德情感体验、缺少生态发展的自觉行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急功近利的生产经营心态、愚昧落后的生活习惯、社会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缺失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失职则是其主要原因,随后又挖掘了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理论基础:我国传统“天人合一”观、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科学发展观与国民生态道德意识的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理...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识读及其引导识读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生态道德意识的内涵和范畴
        1.4.1 生态道德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内涵
        1.4.2 生态道德及生态道德意识的范畴
    1.5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及其引导的涵义、内容及特点
        1.5.1 当代农民范畴
        1.5.2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及其引导的含义
        1.5.3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及其引导的内容
        1.5.4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及其引导的特点
第二章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2.1 调研的基本情况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对象
        2.1.3 调研的内容与方法
    2.2 调研结果描述
        2.2.1 农民生活过程中的生态道德意识
        2.2.2 农民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道德意识
        2.2.3 农民经营过程中的生态道德意识
        2.2.4 农民消费过程中的生态道德意识
    2.3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所存在的问题
        2.3.1 缺乏生态道德的基本理念
        2.3.2 缺失生态道德情感体验
        2.3.3 缺失生态道德意志
        2.3.4 缺少保护生态道德意识的自觉行为
    2.4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2.4.1 农民急功近利的生产经营心态
        2.4.2 愚昧落后的生活习惯
        2.4.3 社会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缺失
        2.4.4 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失职
第三章 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理论基础、目标与原则
    3.1 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理论基础
        3.1.1 我国传统“天人合一”观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
        3.1.3 科学发展观与国民生态道德意识的教育理论
        3.1.4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理论
    3.2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引导目标
        3.2.1 提高农民对“人与自然”和谐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3.2.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境建设
        3.2.3 培养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型农民
    3.3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引导的原则
        3.3.1 科学性原则
        3.3.2 长期性原则
        3.3.3 系统性原则
        3.3.4 典型性原则
        3.3.5 多渠道共同教育原则
第四章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途径
    4.1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4.1.1 生态科学知识教育
        4.1.2 生态道德情感教育
        4.1.3 生态道德意志教育
        4.1.4 生态行为习惯教育
    4.2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
        4.2.1 理论教育法
        4.2.2 隐形教育法
        4.2.3 榜样示范法
        4.2.4 激励教育法
    4.3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4.3.1 把生态道德意识引导与开展移风易俗教育结合起来
        4.3.2 把生态道德意识引导与农村特色经济、旅游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4.3.3 把生态道德意识引导与兴建农村基础设施结合起来
        4.3.4 把生态道德意识引导与“城乡一体”“两型社会建设”建设结合起来
        4.3.5 让生态道德思想教育走进农村课堂
        4.3.6 让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农民生态道德意识调研表
附录2:部分相关数据统计情况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 宋锡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2]公民生态意识形成的内在机制探讨[J]. 柴爱仙,赵学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3]浅析农村小学生态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 陈明强,邬长义.  浙江教育科学. 2009(02)
[4]浅析农村小学生态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 陈明强,邬长义.  浙江教育科学. 2009 (02)
[5]乌当:“四轮驱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J]. 刘崇荣.  当代贵州. 2009(07)
[6]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 王墨菊.  黑龙江史志. 2009(06)
[7]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 李闯.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8]论农民生态道德的培养[J]. 黄富峰.  山东社会科学. 2009(03)
[9]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J]. 胡锦涛.  求是. 2009(01)
[10]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J]. 吴宏军.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6)

博士论文
[1]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D]. 王周.湖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生态农村环境建设探析[D]. 张杰.大连海事大学 2008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 田雅芳.东北林业大学 2007
[3]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D]. 孙立元.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袁慧玲.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03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03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2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