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研究 ——以渭南市辛市镇为例
发布时间:2022-11-06 11:19
乡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中央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脚点,它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村民自治组织是农村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乡村经济发展依靠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有着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并通过对渭南辛市镇乡村经济在村民自治组织下的发展实证分析,得出村民自治组织通过自身功能的充分发挥,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增加了公共产品的供给、开辟并扩大了农村市场、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乡村财务收入。但由于乡镇政府对村干部和村财务的控制、村中“两委会”关系处理的不够协调、村干部以权谋私等原因,导致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 文章运用组织理论对村民自治组织自身现状的不完善性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指出村民自治组织问题的根源是,组织目标变异、组织资源不足、组织沟通不畅、组织机构失衡、组织决策不科学。对此提出了把村民自治组织建立为现代组织的构想,并通过村党组织的建设、农村社区的建设和转变乡镇政府的管理方式这三个外部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同时主动发掘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组织的积极主动...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状况述评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村民自治组织和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有关自治的理论研究
2.2 村民自治组织的相关理论
2.2.1 党在农村治理模式的演变
2.2.2 村民自治组织的含义
2.2.3 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
2.2.4 村民自治组织产生的意义
2.3 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3.1 有关乡村经济发展的文献观点
2.3.2 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2.4 村民自治组织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2.4.1 乡村经济是村民自治组织产生的基础
2.4.2 村民自治组织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
3 辛市镇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研究
3.1 渭南市辛市镇乡村经济概况以及发展的影响因素
3.1.1 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概况
3.1.2 辛市镇乡村经济发展现状
3.2 辛市镇村民自治组织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
3.2.1 村民自治组织能够引导农民很好地实现农业市场化
3.2.2 村民自治组织的合理运作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3.3 辛市镇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不完善对乡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3.3.1 出现的主要问题
3.3.2 组织理论视角下对村民自治组织自身不完善性的探究
4 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积极推进乡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
4.1 优化村民自治组织
4.1.1 引进目标管理制度
4.1.2 增加组织资源
4.1.3 改善组织沟通
4.1.4 优化组织结构
4.1.5 健全组织决策
4.2 改善乡村经济发展的环境
4.2.1 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
4.2.2 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社区
4.2.3 转变乡镇政府管理方式
4.3 积极鼓励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4.3.1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3.2 培育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
5 结论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研究:基于利益逻辑与社区建设的双重视角[J]. 李长健,张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2]村民自治运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李定国. 经济师. 2007(04)
[3]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农民组织[J]. 于建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艾云航. 理论学习. 2007(01)
[5]韩国落后地区开发政策特点及启示[J]. 金钟范. 东北亚论坛. 2005(05)
[6]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J]. 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7]利益博弈下的乡村治理——透视村民自治的新视角[J]. 郭云春,刘梅芳.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8]现代化中的乡村:理论、政策与现实——读曹锦新《黄河边的中国》[J]. 景跃进.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2(01)
[9]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J]. 郭正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6)
[10]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彭向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703409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状况述评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村民自治组织和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有关自治的理论研究
2.2 村民自治组织的相关理论
2.2.1 党在农村治理模式的演变
2.2.2 村民自治组织的含义
2.2.3 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
2.2.4 村民自治组织产生的意义
2.3 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3.1 有关乡村经济发展的文献观点
2.3.2 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2.4 村民自治组织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2.4.1 乡村经济是村民自治组织产生的基础
2.4.2 村民自治组织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
3 辛市镇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研究
3.1 渭南市辛市镇乡村经济概况以及发展的影响因素
3.1.1 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概况
3.1.2 辛市镇乡村经济发展现状
3.2 辛市镇村民自治组织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
3.2.1 村民自治组织能够引导农民很好地实现农业市场化
3.2.2 村民自治组织的合理运作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3.3 辛市镇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不完善对乡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3.3.1 出现的主要问题
3.3.2 组织理论视角下对村民自治组织自身不完善性的探究
4 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积极推进乡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
4.1 优化村民自治组织
4.1.1 引进目标管理制度
4.1.2 增加组织资源
4.1.3 改善组织沟通
4.1.4 优化组织结构
4.1.5 健全组织决策
4.2 改善乡村经济发展的环境
4.2.1 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
4.2.2 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社区
4.2.3 转变乡镇政府管理方式
4.3 积极鼓励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4.3.1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3.2 培育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
5 结论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研究:基于利益逻辑与社区建设的双重视角[J]. 李长健,张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2]村民自治运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李定国. 经济师. 2007(04)
[3]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农民组织[J]. 于建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艾云航. 理论学习. 2007(01)
[5]韩国落后地区开发政策特点及启示[J]. 金钟范. 东北亚论坛. 2005(05)
[6]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J]. 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7]利益博弈下的乡村治理——透视村民自治的新视角[J]. 郭云春,刘梅芳.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8]现代化中的乡村:理论、政策与现实——读曹锦新《黄河边的中国》[J]. 景跃进.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2(01)
[9]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J]. 郭正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6)
[10]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彭向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703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0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