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视域下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8 19:0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阵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在提高,农村的文化形式也更加丰富。但与日益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依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设施薄弱等许多困难,不仅制约着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其他方面的各项建设工作的同步进展,而且影响着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各地文化特色,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民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其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它具有教化、规范、调节娱乐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构建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也为农村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我国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理论依据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民俗文化与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概述
2.1 民俗文化的功能分析
2.2 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应坚持的原则
2.3 我国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有利因素
2.4 民俗文化与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关系分析
第三章 我国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现实状况
3.2 我国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3.3 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实现民俗文化与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有机互动的思路与对策
4.1 总体思路:以传统优秀的民俗文化为内驱动力,促进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4.2 具体对策建议
4.3 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妥善处理的几种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J]. 苏蔓,李美娟.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2]对挖掘整理地方民俗文化的思考[J]. 李晓玲,屈吉平. 学理论. 2010(11)
[3]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及其制度梗阻——基于甘肃农村的调查分析[J]. 曹爱军,方晓彤. 贵州社会科学. 2010(03)
[4]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J]. 张云峰,郭翔宇. 学术交流. 2010(03)
[5]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J]. 王公尚,车凯龙. 社科纵横. 2010(02)
[6]关于民俗与家乡民俗文化的理性思考[J]. 傅功振. 民办教育研究. 2010 (02)
[7]民族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推动作用[J]. 喻虹. 图书馆学刊. 2010(01)
[8]传承与发展:发挥民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文化变迁的思考[J]. 邢海晶.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08)
[9]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述评[J]. 吴理财,李世敏,张良,夏国锋. 社会主义研究. 2009(03)
[10]民俗文化多元性和兼容性及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海南为例[J]. 夏周青,蔡小玲.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03)
本文编号:3713954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我国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理论依据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民俗文化与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概述
2.1 民俗文化的功能分析
2.2 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应坚持的原则
2.3 我国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有利因素
2.4 民俗文化与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关系分析
第三章 我国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现实状况
3.2 我国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3.3 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实现民俗文化与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有机互动的思路与对策
4.1 总体思路:以传统优秀的民俗文化为内驱动力,促进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4.2 具体对策建议
4.3 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妥善处理的几种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J]. 苏蔓,李美娟.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2]对挖掘整理地方民俗文化的思考[J]. 李晓玲,屈吉平. 学理论. 2010(11)
[3]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及其制度梗阻——基于甘肃农村的调查分析[J]. 曹爱军,方晓彤. 贵州社会科学. 2010(03)
[4]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J]. 张云峰,郭翔宇. 学术交流. 2010(03)
[5]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J]. 王公尚,车凯龙. 社科纵横. 2010(02)
[6]关于民俗与家乡民俗文化的理性思考[J]. 傅功振. 民办教育研究. 2010 (02)
[7]民族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推动作用[J]. 喻虹. 图书馆学刊. 2010(01)
[8]传承与发展:发挥民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文化变迁的思考[J]. 邢海晶.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08)
[9]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述评[J]. 吴理财,李世敏,张良,夏国锋. 社会主义研究. 2009(03)
[10]民俗文化多元性和兼容性及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海南为例[J]. 夏周青,蔡小玲.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03)
本文编号:3713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1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