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乡村振兴战略中美丽乡村建设优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15:23
  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内容。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赋予了美丽乡村建设更丰富、更饱满的内涵。目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相比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科学规划滞后、参与主体单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够、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挑战、民生痛点较多尤其是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针对于此,应广泛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做法,重点做好如下工作:加强美丽乡村顶层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理顺政府管理职能,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加强主体队伍能力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以及用人留人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与特色,注重文化保护与传承;改善乡村人居生态环境,提升乡村生态系统建设;聚焦民生痛点,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尤其是养老服务,创新农村幸福院建设。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依据
二、国外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认知层面: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足,规划科学性有待提高
    (二)参与主体:主体相对单一,缺乏多元主体互动参与机制
    (三)农村生态:经济生态基础薄弱,自然生态改良困境重重
    (四)乡村文化:传统文化开发存在盲目性,文化传承与保护未受到重视
    (五)民生短板:农村公共服务尤其是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美丽乡村顶层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理顺政府管理职能
        1.坚持系统、科学规划,做好美丽乡村顶层设计。
        2.加强管理与责任落实,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二)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三)加强主体队伍建设,推进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1.培育农民内生动力,增强农民主体性地位。
        2.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补足美丽乡村建设人才短板。
    (四)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与特色,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
    (五)改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加强乡村生态系统建设
    (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尤其是养老服务,创新农村幸福院建设



本文编号:3737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37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9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