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1 19:54
建国初期是中国社会大变动的重要时期,承担着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重任。农民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群众基础,切实的农民教育是获得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方法。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建国初期,面对农民滞后的社会心理和落后的生产能力,为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毛泽东严肃的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以期达到巩固新生政权,重构乡村基础,培育知识化农民的目的。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出发,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教育的实践,围绕国家中心任务创造出包括阶级教育理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现代意识教育理论的农民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展开了土改诉苦运动、动员参与抗美援朝、培养农民参政能力、冬学扫盲运动、革新旧式婚姻道德、整肃农村丑恶现象等教育实践活动,既保证了国家任务的完成,又提高了农民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在农民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党结合农民的实际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载体及手段,极大的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推进了农民教育工作的开展。...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特殊背景与目标导向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特殊背景
(一) 转变农民滞后的社会心理的需要
(二) 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需要
(三) 解决农民生产建设能力不足的需要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目标导向
(一) 重构乡村政治基础,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二)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巩固工农联盟
(三) 灌输现代意识,培育知识化农民
第二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理论溯源与理论内容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理论溯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教育的基本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教育的基本实践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阶级教育理论
(二)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
(三) 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四) 现代意识教育理论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主要实践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一) 开展土改诉苦运动
(二) 动员参与抗美援朝
(三) 培养农民参政能力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文化教育的实践
(一) 开展冬学扫盲运动
(二) 革新旧式婚姻道德
(三) 整肃农村丑恶现象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思考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贡献
(一)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中国化
(二) 奠定了社会转型的国内环境基础
(三) 促进了农民群体向现代化发展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
(一) 教育内容存在泛政治化教育的倾向
(二) 教育方式带有简单粗暴的色彩
(三) 教育过程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
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 遵循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二) 求真务实,注重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三) 与时俱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四) 以人为本,加强农村干部自身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7914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特殊背景与目标导向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特殊背景
(一) 转变农民滞后的社会心理的需要
(二) 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需要
(三) 解决农民生产建设能力不足的需要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目标导向
(一) 重构乡村政治基础,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二)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巩固工农联盟
(三) 灌输现代意识,培育知识化农民
第二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理论溯源与理论内容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理论溯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教育的基本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教育的基本实践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阶级教育理论
(二)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
(三) 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四) 现代意识教育理论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主要实践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一) 开展土改诉苦运动
(二) 动员参与抗美援朝
(三) 培养农民参政能力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文化教育的实践
(一) 开展冬学扫盲运动
(二) 革新旧式婚姻道德
(三) 整肃农村丑恶现象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思考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贡献
(一)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中国化
(二) 奠定了社会转型的国内环境基础
(三) 促进了农民群体向现代化发展
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
(一) 教育内容存在泛政治化教育的倾向
(二) 教育方式带有简单粗暴的色彩
(三) 教育过程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
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 遵循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二) 求真务实,注重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三) 与时俱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四) 以人为本,加强农村干部自身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7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4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