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建构的个案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21 20:1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海南等省市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2008年,中央组织部出台《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决定用5年的时间选派10万名高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将“大学生村官”计划纳入国家政权建设的范畴,“大学生村官”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本研究以角色理论为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本研究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解读,并运用质性研究中的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这一群体的角色担当者——高校毕业生,是如何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系列角色实践,从而建构了这一新型角色类别。本文将“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建构操作化为以下四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阶段:第一,角色的期待。“大学生村官”在角色获得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来自国家和他者的期待体系,这种期待作为新的角色规范,成为其角色建构的起点和参照体系;第二,角色的认知。它是“大学生村官”在新的位置上对自我进行的感知,与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中扮演的角色紧密相连,这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对自我角色的想象、对他者期待的感知以及对自我现状的判断。第三,角色的领悟。角色领悟是体验他者...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 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占有与获得:"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期待
    (一) 国家期待
    (二) 他者的期待
三、想象与感知:"大学生村官"的角色认知
    (一) 角色的起点:选择"大学生村官"的原因
    (二) 对国家期待和他者角色期待的认知
    (三) 对"大学生村官"角色的想象和定位
四、体验与塑造:"大学生村官"的角色领悟
    (一) 进入农村:乡村生活的进入与体验
    (二) 成为"村民":对他者角色的担当
    (三) 角色领会中的冲突与调适
五、扮演与实践:"大学生村官"的角色行使
    (一) 加入农村基层组织:权力的博弈与运作
    (二) 长袖善舞:"村官"行为的角色扮演
    (三) 他者的角色支持
六、总结与讨论
    (一) 主要结论
    (二) 讨论
    (三) 本文存在的不足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47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47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