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农民工就业歧视及治理对策

发布时间:2023-02-26 01:08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步流向城镇。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与上年相比,农民工总量增加436万人,增长1.9%。目前,农民工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这些规模庞大的群体在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却,也在承受着因就业歧视带来的物质损失、权益侵害和精神的痛苦。目前,如何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就业,己成为中国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做初步探索。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包括农民工的含义、就业歧视的含义和分类;其次是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就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主要是就业待遇歧视、市场机会歧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歧视,就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主要是制度性原因、观念性原因和主体性原因,就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影响主要表...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 农民工的含义
    (二) 就业歧视的含义和分类
        1. 就业歧视的含义
        2. 就业歧视的分类
二、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原因及影响
    (一)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
        1. 就业待遇歧视
        2. 市场机会歧视
        3.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歧视
    (二)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
        1. 制度性原因
        2. 观念性原因
        3. 主体性原因
    (三)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影响
        1. 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2. 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
三、西方国家反就业歧视的主要经验及借鉴
    (一) 西方国家反就业歧视的主要经验
        1. 重视反就业歧视的立法
        2. 成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
        3. 依法支持反歧视诉讼
    (二) 西方国家反就业歧视的主要经验
        1. 为劳动者维护就业平等权提供组织化保障
        2. 为劳动者维护就业平等权提供法制化保障
        3. 完善就业歧视的救济程序
四、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治理对策
    (一) 扩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就业容量,提升劳动力需求水平
        1. 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
        3.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村外部转移
    (二)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1. 明确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则
        2. 突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内容的具体性和针对性
    (三) 改革就业制度体系,为消除就业歧视提供制度平台
        1.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2. 改革就业管理政策
    (四)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1. 发挥输出地政府的作用
        2. 发挥输入地政府的作用
    (五) 完善法律制度,依法治理就业歧视
        1. 完善立法
        2. 提高执法力度
        3. 建立农民工法律救助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49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49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f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