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07:15
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长期性、整体性的转变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转型。从人类历史上看,西方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社会。因此,对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发轫于西方。对西方社会转型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理论,即经典的工业社会理论、实证的新进化主义理论与多元化的社会转型理论。但是由于西方社会始终没能摆脱阶级偏见,便没有了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转型道路的可能性。中国学界对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十几年来,学者们对社会转型问题作了多学科、多领域的探索,对该问题的研究已初具成果。本文就是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对社会转型的涵义、内容、本质、特点以及动力作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并以理论为指导,进一步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即经济层面的转型、政治层面的转型、思想文化层面的转型以及社会层面的转型。本文就是依据它们在各自领域的表现,本着多角度入手,整体性把握的写作思路,顺应社会转型的本质、特点与动力,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乡镇企业助进了农村工业迅速发展;市场机制增强了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村民自治提升了农村政治民主化;改革...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社会转型理论概述
1.1 国外社会转型理论概况
1.1.1 经典的工业社会理论
1.1.2 实证的新进化主义理论
1.1.3 多元化的社会转型理论
1.2 国内社会转型理论及研究
1.2.1 社会转型涵义及界定
1.2.2 社会转型的内容本质及特点
1.2.3 社会转型的动力
1.3 社会转型呼唤理论创新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之嬗变
2.1 乡镇企业助进了农村工业迅速发展
2.2 市场机制增强了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2.3 村民自治提升了农村政治民主化
2.4 改革开放带来了农民思想文化的提高
2.5 社会分化推动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章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 农村工业化的持久发展面临挑战
3.2 农业市场化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
3.3 村民自治在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
3.4 农村社会转型遭遇思想文化瓶颈
3.5 农村的社会分化带来了转型之殇
第四章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政策走向与建议
4.1 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工业发展
4.2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4.3 完善村民自治确保农民各项民主权利
4.4 改造传统文化激发农民主体意识
4.5 依据国情引导农民实现合理分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778800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社会转型理论概述
1.1 国外社会转型理论概况
1.1.1 经典的工业社会理论
1.1.2 实证的新进化主义理论
1.1.3 多元化的社会转型理论
1.2 国内社会转型理论及研究
1.2.1 社会转型涵义及界定
1.2.2 社会转型的内容本质及特点
1.2.3 社会转型的动力
1.3 社会转型呼唤理论创新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之嬗变
2.1 乡镇企业助进了农村工业迅速发展
2.2 市场机制增强了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2.3 村民自治提升了农村政治民主化
2.4 改革开放带来了农民思想文化的提高
2.5 社会分化推动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章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 农村工业化的持久发展面临挑战
3.2 农业市场化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
3.3 村民自治在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
3.4 农村社会转型遭遇思想文化瓶颈
3.5 农村的社会分化带来了转型之殇
第四章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政策走向与建议
4.1 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工业发展
4.2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4.3 完善村民自治确保农民各项民主权利
4.4 改造传统文化激发农民主体意识
4.5 依据国情引导农民实现合理分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778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7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