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途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 22:23
政治参与一直以来都受到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它不仅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也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还是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民的政治参与才是我国政治参与整体程度的一个体现。纵观这几年国内学者对于农民政治参与的研究来看,大多数集中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而很少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政治参与。因而,本文对于研究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治参与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进而有助于推动整体的政治参与水平。 全文总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同时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的可能性。第二章是对政治参与理论的一个基本的概述。目的是从整体上对政治参与有一个认识。第三章分析了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本章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现状的阐述,试图分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影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通过政治参与主体,社会现实,文化心理三方面因素的分析,为下一章...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民政治参与理论概述
2.1 政治参与概念的界定
2.1.1 解析政治参与的内涵
2.1.2 农民政治参与
2.2 农民政治参与的动机
2.3 农民政治参与的形式
第三章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取得的成绩
3.1.1 解析经济欠发达地区
3.1.2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取得的成绩
3.2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3.2.1 政治参与主体的参与热情较低,“政治冷漠”现象严重
3.2.2 政治参与主体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普遍偏低
3.2.3 农民政治参与的层次和组织化程度较低
3.2.4 农民政治参与非制度化现象有扩大的趋势
3.2.5 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左右为难”
3.3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比较
第四章 影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4.1 参与主体因素分析
4.1.1 个体的偏好
4.1.2 政治地位
4.1.3 经济地位
4.1.4 教育水平
4.1.5 性别
4.2 社会因素分析
4.2.1 城乡二元结构
4.2.2 参与机制不健全
4.2.3 农村经济的落后
4.2.4 农村社会发育不健全
4.3 心理文化因素分析
4.3.1 乡村政治文化发展滞后
4.3.2 家族势力和村庄恶势力的影响
第五章 完善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若干思考与有效途径
5.1 政治参与主体的重塑
5.1.1 加强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教育
5.1.2 加强对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
5.1.3 加强对农民政治参与技能的培育
5.1.4 加强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5.1.5 合理的安排农民工的政治参与
5.2 政治参与环境的优化
5.2.1 优先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物质保障
5.2.2 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加大塑造公民文化氛围的力度
5.2.3 积极引导农村家族势力与主流文化相适应
5.3 政治参与相关制度的完善
5.3.1 健全基层人大制度
5.3.2 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5.3.3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信访制度
5.3.4 建立专业的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5.3.5 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5.4 政治参与渠道的拓宽
5.5 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成功经验的借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感谢语
本文编号:3796358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民政治参与理论概述
2.1 政治参与概念的界定
2.1.1 解析政治参与的内涵
2.1.2 农民政治参与
2.2 农民政治参与的动机
2.3 农民政治参与的形式
第三章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取得的成绩
3.1.1 解析经济欠发达地区
3.1.2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取得的成绩
3.2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3.2.1 政治参与主体的参与热情较低,“政治冷漠”现象严重
3.2.2 政治参与主体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普遍偏低
3.2.3 农民政治参与的层次和组织化程度较低
3.2.4 农民政治参与非制度化现象有扩大的趋势
3.2.5 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左右为难”
3.3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比较
第四章 影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4.1 参与主体因素分析
4.1.1 个体的偏好
4.1.2 政治地位
4.1.3 经济地位
4.1.4 教育水平
4.1.5 性别
4.2 社会因素分析
4.2.1 城乡二元结构
4.2.2 参与机制不健全
4.2.3 农村经济的落后
4.2.4 农村社会发育不健全
4.3 心理文化因素分析
4.3.1 乡村政治文化发展滞后
4.3.2 家族势力和村庄恶势力的影响
第五章 完善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若干思考与有效途径
5.1 政治参与主体的重塑
5.1.1 加强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教育
5.1.2 加强对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
5.1.3 加强对农民政治参与技能的培育
5.1.4 加强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5.1.5 合理的安排农民工的政治参与
5.2 政治参与环境的优化
5.2.1 优先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物质保障
5.2.2 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加大塑造公民文化氛围的力度
5.2.3 积极引导农村家族势力与主流文化相适应
5.3 政治参与相关制度的完善
5.3.1 健全基层人大制度
5.3.2 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5.3.3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信访制度
5.3.4 建立专业的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5.3.5 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5.4 政治参与渠道的拓宽
5.5 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政治参与成功经验的借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感谢语
本文编号:3796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9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