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迁及其启示 ————以《人民日报》五四社论为依据
发布时间:2023-04-22 03:40
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的32篇“五四”社论是新中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标本,本文通过对这个标本的文本分析和相关重大事件的社会分析,描绘建国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迁的历史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状和未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本文认为,建国以来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经历了建设话语(1949—1965)、革命话语(1966—1976)、开放话语(1977—1989)和族本话语(1990—2013)四个时期。建国初期的“建设话语”以建设祖国为主题,同时又照顾青年的自身利益和年龄特点,最为稳健。文革时期的“革命话语”以“继续革命”为主题,鼓吹阶级斗争,最为癫狂。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放话语”推尊“民主”,包容“资本”,揄扬青年,表现出少有的开放特征,最为激进。1990年以后的“族本话语”以“民族复兴”为主题,淡化“党本话语”,话语策略发生了重要转向。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历史表明,新中国青年思想政治话语总体上是一种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的宏大话语,没有与“上位话语”适当拉开距离,没有承担起将“上位话语”转化为“下位话语”的“话语转换器”功能。话语的力量在于利益,只有代表青年利...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主要内容及其逻辑关系
2《人民日报》五四社论概况
3 建国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迁
3.1 建设话语时期(1949—1965)
3.2 革命话语时期(1966—1976)
3.3 开放话语时期(1977—1989)
3.4 族本话语时期(1990—2013)
3.5 小结
4 建国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启示
4.1 甘当“话语转换器”
4.2 兼容“青本话语”
4.3 借鉴“隐性话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843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主要内容及其逻辑关系
2《人民日报》五四社论概况
3 建国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迁
3.1 建设话语时期(1949—1965)
3.2 革命话语时期(1966—1976)
3.3 开放话语时期(1977—1989)
3.4 族本话语时期(1990—2013)
3.5 小结
4 建国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启示
4.1 甘当“话语转换器”
4.2 兼容“青本话语”
4.3 借鉴“隐性话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9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