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80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04 18:07
  随着80后女性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外来农民工的主力军,她们的城市适应状况是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她们的城市适应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所在城市现在及未来至少三十年的外来劳动力的供应和服务状况。与第一代女性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明显存在着年龄结构、打工目的、教育水平、社会认知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明确80后女性农民工初到城市的城市适应状况,分析她们在城市适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人性化、制度化的帮助,从而使她们不断提升自我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这既能保障80后女性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也能增进城市的有序、和谐发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为主,深度访谈为补充的资料收集方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资料分析方法,分别选取A市和B市两个从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都存在显著差异的城市进行对比研究,从个性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发现个性的差异。这是本研究中跨地域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论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用丰富的数据来呈现80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现状。这也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点。一方面分别对A、B两市中的80后女性农民工与第一代女性农民工的纵向...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1.2.1 80 后女性者农民工
        1.2.2 城市适应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说明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观点
        1.4.3 研究方法
2 80 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现状——基于 A B 两市的实证分析
    2.1 A 市 80 后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现状分析
        2.1.1 A 市 80 后女性农民工与第一代女性城市适应比较
        2.1.2 A 市 80 后女性农民工与 80 后男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区别
        2.1.3 A 市 80 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现状
    2.2 B 市 80 后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现状
        2.2.1 B 市 80 后女性与第一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区别
        2.2.2 B 市 80 后女性农民工与男性农民工城市适应区别
        2.2.3 B 市 80 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状况
    2.3 A、B 两市 80 后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80 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的问题
    3.1 经济层面的适应问题
        3.1.1 收入和支出方面的适应问题
        3.1.2 居住条件方面的城市适应问题
    3.2 社会层面的适应问题
        3.2.1 城市生活方式上的适应
        3.2.2 社交范围的适应
    3.3 心理层面的适应问题
        3.3.1 80 后女性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
        3.3.2 80 后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
    3.4 80 后女性农民工在文化适应层面的问题
        3.4.1 媒体的报道
        3.4.2 城市文化适应的尴尬
    3.5 本章小结
4 80 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原因
    4.1 自身与社会对性别歧视的漠视
        4.1.1 80 后女性农民工权益保护意识淡薄
        4.1.2 女性维权体系不健全
        4.1.3 我国法治进程比较滞后,对女性农民工的特殊保护力度较弱
    4.2 乡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4.2.1 教育水平的差异
        4.2.2 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差异
    4.3 政府管理层面的问题
        4.3.1 户籍制度滞后于城镇化发展
        4.3.2 城市妇联和社区管理的不到位
        4.3.3 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框架体系的不健全
    4.4 本章小结
5 促进 80 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的政策建议
    5.1 政策、制度保护——创造平等社会环境
        5.1.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5.1.2 建立适应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体系
        5.1.3 对自主创业的女性农民工给予政策优惠
    5.2 法律保护——建立完善保障女性农民工的法规体系
        5.2.1 修改现行法律和地方性规章制度
        5.2.2 加大劳动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5.3 组织保护——发动社区和妇联的组织作用
        5.3.1 逐步实现正规化就业,实现城乡管理服务对接
        5.3.2 注重建立城市居民意识,宣传典型,树立榜样
        5.3.3 利用媒体话语消除歧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95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895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9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