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以宁波市新棉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5-03-30 04:28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各项改革向更高的水平迈进,进行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农村社区建设相比城市建设而言将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建设模式也多种多样。 在国内外研究中,一般来说,市民农园的建设和发展是为市民服务的,是从市民的角度来分析市民农园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将市民农园引入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从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以期其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模式。 笔者阅读了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借鉴已有的相关成果和经验,在广泛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内涵,分析了建设基于市民农园农村社区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传统农村社区与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区别,总结出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特征以及建设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建设-利益-融合-参与”即(CBFP—Construction-Benefit-Fusion-Participation)循环互动建设模式。详细分析该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建设方式,该模式兼顾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目标,从建设-利益-融合-参与这四个环节中探索基于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内容、理论基础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理论基础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2 概念分析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市民农园
2.1.2 农村社区
2.1.3 农村社区建设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3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内涵
3.1 建设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必要性
3.1.1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紧迫性
3.1.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1.3 市民农园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
3.2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基本内涵
3.2.1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与传统社区比较
3.2.2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内涵
3.3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特征分析
3.4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建设条件
3.4.1 区位条件
3.4.2 政策条件
3.4.3 社会经济条件
3.4.4 农业基础条件
3.4.5 自然环境条件
4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CBFP)循环互动建设模式
4.1 CBFP 互动建设模式基本构成
4.1.1 建设模块
4.1.2 利益模块
4.1.3 融合模块
4.1.4 参与模块
4.2 CBFP 循环互动建设模式分析
4.2.1 CBFP 循环建设分析
4.2.2 CBFP 互动建设分析
5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CBFP)循环互动建设模式实例研究
5.1 新棉村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5.1.1 新棉村基本情况
5.1.2 规划建设必要性
5.1.3 建设可行性分析
5.2 新棉村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初步设计
5.2.1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目标定位
5.2.2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总体思路
5.2.3 新棉村CBFP 循环互动建设初步设计
5.2.4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空间布局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8190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内容、理论基础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理论基础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2 概念分析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市民农园
2.1.2 农村社区
2.1.3 农村社区建设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3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内涵
3.1 建设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必要性
3.1.1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紧迫性
3.1.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1.3 市民农园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
3.2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基本内涵
3.2.1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与传统社区比较
3.2.2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内涵
3.3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特征分析
3.4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的建设条件
3.4.1 区位条件
3.4.2 政策条件
3.4.3 社会经济条件
3.4.4 农业基础条件
3.4.5 自然环境条件
4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CBFP)循环互动建设模式
4.1 CBFP 互动建设模式基本构成
4.1.1 建设模块
4.1.2 利益模块
4.1.3 融合模块
4.1.4 参与模块
4.2 CBFP 循环互动建设模式分析
4.2.1 CBFP 循环建设分析
4.2.2 CBFP 互动建设分析
5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CBFP)循环互动建设模式实例研究
5.1 新棉村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5.1.1 新棉村基本情况
5.1.2 规划建设必要性
5.1.3 建设可行性分析
5.2 新棉村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初步设计
5.2.1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目标定位
5.2.2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总体思路
5.2.3 新棉村CBFP 循环互动建设初步设计
5.2.4 基于市民农园的农村社区空间布局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8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403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