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四川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04:04

  本文关键词:四川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质公园 科普旅游 地质遗迹 安县


【摘要】:地质遗迹资源是宝贵的自然遗产,是地质现象的真实记录,是地球地质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地质验证。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其独特的科学价值和科普价值难于理解,所以需要对其科学价值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游客在山水观光同时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进而吸引更多游客游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地质公园建设和开发的成败。科普旅游开发已成为学术界目前一项非常紧迫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文献查阅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工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景区中科普教育分区布局不尽合理、对科普旅游景观科学价值研究不够深入、科普旅游线路规划不尽合理以及地质公园科普解说效果不理想。因此论文对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深入研究,对该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开发具有现实意义。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现状,通过对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的系统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优化对策:优化科普教育功能分区布局,扩大雎水景区与罗浮景区科普教育区面积,用于后期科普旅游广场及科普旅游设施建设;加强对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内涵的深入挖掘,开展地质遗迹资源调查,深化地质遗迹景观科学价值研究,优化解说语言,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示其科学价值,使游客易于理解;根据科普旅游景观综合价值评价结果优化科普旅游线路,以Ⅰ级、Ⅱ级科普旅游景点为主要景点,穿插以Ⅲ级科普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线路:科普旅游线路、人文景观线路、精品观光线路;建立地质公园科普解说系统模型,通过科普主体地学价值挖掘、科普传播媒介的选择及完善、对科普受众及游客反馈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对策,在科普旅游景观与游客之间搭建桥梁,使游客更好地理解景观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地质公园 科普旅游 地质遗迹 安县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9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6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9-10
  • 1.1.1 选题依据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13-14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4-16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方法14-16
  • 第2章 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概述16-26
  •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16-20
  • 2.1.1 自然地理条件16-19
  • 2.1.2 社会经济概况19-20
  • 2.2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类型20-23
  • 2.2.1 地质遗迹景观20-22
  • 2.2.2 人文景观22-23
  • 2.2.3 其它自然景观23
  • 2.3 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现状23-26
  • 第3章 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现状及分析26-46
  • 3.1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现状26-39
  • 3.1.1 科普教育功能分区布局26-28
  • 3.1.2 旅游景点现状28-30
  • 3.1.3 科普旅游线路现状30-31
  • 3.1.4 旅游景观科学价值传播现状31-39
  • 3.2 目前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分析39-41
  • 3.3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SWOT分析41-46
  • 3.3.1 旅游开发优势(STRENGTH)42
  • 3.3.2 旅游开发劣势(WEAKNESS)42-44
  • 3.3.3 旅游开发机遇(OPPORTUNITY)44
  • 3.3.4 旅游开发威胁(THREAT)44-46
  • 第4章 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46-56
  • 4.1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体系46-49
  • 4.1.1 评价方法46
  • 4.1.2 评价因子46-48
  • 4.1.3 评价等级48-49
  • 4.2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49-52
  • 4.2.1 世界级景观(Ⅰ级)50
  • 4.2.2 国家级景观(Ⅱ级)50-51
  • 4.2.3 省级及以下级景观(Ⅲ级)51-52
  • 4.3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结果分析52-56
  • 第5章 安县生物礁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优化研究56-78
  • 5.1 科普教育功能分区布局提升56-59
  • 5.1.1 科普教育区布局提升模式56-57
  • 5.1.2 科普教育区布局提升对策57-59
  • 5.2 科普旅游景观科学价值深度开发59-63
  • 5.2.1 科普旅游景观科学价值深度开发模式59-60
  • 5.2.2 科普旅游景观科学价值深度开发对策60-63
  • 5.3 科普旅游线路优化设计63-69
  • 5.3.1 科普旅游线路优化模式63
  • 5.3.2 科普旅游线路优化对策63-69
  • 5.4 科普旅游景观科学价值传播69-78
  • 5.4.1 科普旅游景观科学价值传播优化模式69-70
  • 5.4.2 科普旅游景观科学价值传播具体对策70-78
  • 结论78-79
  • 致谢79-80
  • 参考文献80-8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首批通过评审的八大“世界地质公园”[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年01期

2 王鑫,邓霭松;从世界遗产到地质公园[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2期

3 范春;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J];商业时代;2004年36期

4 ;湖北省地质公园标徽正式对外启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06期

5 徐敦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研究的力作——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制度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2年02期

6 程起骏;;青海应加强参与“世界地质公园”运动[J];文化月刊;2009年Z1期

7 陈安泽;;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与现状[J];文明;2010年10期

8 王弭力;建立地质公园 造福千秋万代[J];资源·产业;2001年04期

9 姜建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圣地 共同财富[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1期

10 傅广海,戈莹;浅议地质公园的选址与管理[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岩;;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展陈大纲(第二稿)[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逊;任景明;;地质公园的地球科学基础和生态学意义[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王志刚;;地质公园调查[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浦庆余;;地质公园——意义和作用[A];徐霞客研究(第14辑)[C];2006年

5 翟辅东;;南岭国家地质公园群构建探讨[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伏庆是;刘钟伟;;附录 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巡礼[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晶;张燕如;;规划建设是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的根本[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同德;;略论地质公园规划内容与编制程序[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万宁华;黄东如;王和平;;浅谈象山地质公园的申报[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春生;;第三章 广东省的地质公园与人文风貌[A];山语清音——第二届地学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亚星;黄山——首列世界地质公园 先有三顶全球桂冠[N];安徽日报;2004年

2 记者 王玉平;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授匾[N];中国矿业报;2002年

3 陈静;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史上的里程碑[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艾子;让地质公园“动”起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记者 夏s,

本文编号:512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512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