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7-07-20 10:28

  本文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势


  更多相关文章: 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需要人文地理学家进一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主流学派兼容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作者从发展过程的角度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认为人文地理学始终是扎根于自然地理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作者从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论两方面描述了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分类号】:K901
【正文快照】: 人文地理学,作为科学王国中一支较小的学科,尽管常常不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然而它却是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它的研究主题一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一为许许多多形式的研究和朝气蓬勃的地理学者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最近30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俊;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亮;严耕;;网络主体异化的原因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陈庆祝;;“后现代”在中国及其意义辨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孙海亮;;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8年19期

4 卢艳红;;从哲学的意义世界到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1期

5 尚启超;李韦华;钟育雄;毕彦霖;;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年11期

6 顾玉兰;析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两个向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陈思莲;;从“蜘蛛结网”的角度解读哲学思维方式的演变[J];前沿;2011年21期

8 刘宗碧;西方现代性批判的历史脉络和层次问题──从卢梭到后现代主义[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王岳川;后现代:科学、宗教与文化反思[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03期

10 颜岩;;晚期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后现代——以道格拉斯·凯尔纳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广;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玉;可持续发展的后现代性特征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2 张灵芝;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在中国的适切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祝莉萍;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超越及其后现代视界[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云超;权力话语的另类表述[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军;基于后现代语境的师生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婉婵;权力与反抗[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房莹;后现代主义与消费主义合谋下的九十年代女性写作[D];吉林大学;2007年

8 林丽丽;后现代视野下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静;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建设性[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叶凯;历史“虚构”与文学虚构[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亚华;经验科学进步的一般模式与当今地理学的发展——试以人文地理学为例[J];人文地理;2001年04期

2 张同铸;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人文地理学[J];地理学报;1956年01期

3 段杰;面向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J];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4 陈清硕;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和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1期

5 熊宁;我国近代(1840—1949年)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概况[J];地理研究;1984年02期

6 陆大道;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机遇与任务[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7 ;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举行工作会议[J];地理科学;1984年03期

8 鲍觉民;;发刊词[J];人文地理;1986年01期

9 王恩涌;周一星;秦勇;;人文地理学的历史概况与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J];人文地理;1991年02期

10 邱国锋,江金波;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与人文地理学的教学实践[J];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胜生;;5W: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框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王丰龙;刘云刚;;空间和尺度视角下的人文地理学要义再考[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孙峰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唐晓峰;李平;;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庆江;;《徐霞客游记》的人文地理学和地名学内容[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6 李蕾蕾;;人文地理学问题的一般研究框架:ASTAD框架探讨[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孙峰华;王富喜;林文杰;孙继凤;;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孙峰华;;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尚意;王锋;;重新认识人文地理学——关于“地理学之未来”一文的学术讨论引出的思考[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会远;;中国水利问题的人文地理学思考[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地理学的价值怎样体现[N];光明日报;2003年

2 张燕燕;荷马史诗 古希腊地理学的序曲[N];中国测绘报;2004年

3 蔡运龙;大卫·哈维:地理学实证派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美锷;走出地理学困境靠自信自强[N];光明日报;2003年

5 李北陵;一本杂志靠啥衍生一个产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张巨睿;《中国国家地理》:卖的是思想[N];中国邮政报;2007年

7 于佩芝;体现地理学实用价值[N];光明日报;2001年

8 丁全利 潘云唐;地理学中看土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9 王静爱;内蒙古草原地理学教育的拓荒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达里尔·朗 郑丽君 译;《国家地理》年会只为摄影狂[N];中国摄影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石艳;实验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圣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福祉空间地理学透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贾s,

本文编号:567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567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0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