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发展影响下的明清平遥城建设
发布时间:2017-07-26 14:16
本文关键词:商业发展影响下的明清平遥城建设
【摘要】: 1997年,平遥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这样评价:“平遥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汉族传统城市,建于14世纪,城市布局集中反映了5个多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同银行业关系密切。平遥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当时整个中国银行业的中心。”本文受该评价启发,通过详细分析明清时期平遥商业的发展过程和平遥城内的各种典型公私建设,研究探讨商业发展与封建中国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 作者从城市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充分汲取前人在晋商研究、古代城市研究、平遥古城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历史文献分析与考证、历史地图辨读、实地考察等方法,,着手进行自己的研究,是对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晋商研究的一个补充和扩展,也是出于作者个人的家乡情结。 本文的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平遥古城发展演变。通过对平遥历史沿革的分析、回顾和考证,得出现行平遥古城出现于西周时期的说法是错误的,认为一直到北魏以前,平遥及平遥城都不曾出现。现存古城乃是明初在元代城市基础上重建,并历经明、清两代20多次修复补葺而成,其建设布局和风格有着传统中国城市的典型特征。 二、明清平遥商业的发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形势,明清时期平遥的商业发达起来,并一度闻名全国。从对现存几块碑刻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以清代道光三年(1823)为界,平遥商业的发展明显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商品集散贸易和颜料生意为主,后一阶段主要经营票号业务。这些都给平遥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三、明清平遥城的公共建设。根据研究的主题和所掌握的资料,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时期平遥城内的城墙、街道、市楼、清虚观等典型的公共建设。研究得出,商人们对平遥城的建设出力很多,捐资极大,且每次所捐都占整个建设所需全部资金的很大份额;票号发达以后,商人们更直接参与到平遥城市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层面,充分体现了其社会地位的上升。 四、明清平遥城的私宅建设。首先对平遥城的私宅屋宇作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从窄四合院里各个院落、房屋的布局设置、建筑用材、风格装饰等方面,尤其是锢窑形制的普遍运用,清晰地得出:非有雄厚的资财不能完成。然后选取了极有代表性的几处典型民居和商铺,进行了个案的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推导出本文的结语:明清平遥城的建设在遵循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基本规则和形制的基础上,处处体现着强烈的商业色彩和烙印。但由于商人们并没有将丰富的商业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平遥城的建设始终无法突破传统城市的规制。
【关键词】:商业 平遥古城 城市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928.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研究缘由9-10
- 二、研究现状与成果10-13
- 三、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平遥古城发展演变15-23
- 一、平遥历史沿革16-18
- 二、平遥古城的出现18-20
- 三、平遥古城的布局形式20-23
- 第二章 明清平遥商业的发展23-35
- 一、明代以前的平遥商业23-24
- 二、明清平遥商业的发展—清道光以前24-29
- 三、明清平遥商业的发展—清道光以后29-35
- 第三章 明清平遥城的公共建设35-50
- 一、城墙35-38
- 二、街道38-41
- 三、市楼41-44
- 四、清虚观44-45
- 五、其它45-46
- 六、小结46-50
- 第四章 明清平遥城的私宅建设50-57
- 一、明清平遥城宅屋概览50-52
- 二、典型民居实例分析52-54
- 三、典型商铺实例分析54-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图63-66
- 附图163-64
- 附图264-65
- 附图365-66
- 致谢66-6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费广实;聊城古城保护模式及更新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2 姚肖刚;历史城镇居民在文化旅游经营中的空间让渡[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576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57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