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休闲旅游与国际都市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06:16
本文关键词:上海休闲旅游与国际都市的比较研究
【摘要】:休闲旅游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强大态势,逐渐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国际旅游都市的战略目标,这要求加快休闲旅游的国际化进程。鉴于此,本文从上海与国际都市比较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以发现上海休闲旅游与国际都市之间的差距,进而指出提升路径和建议。 本文结合休闲旅游的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市场占有率指标、相对优势指标、服务满意度指标为核心的休闲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绝对量、相对比重、服务质量三个层次对休闲旅游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选取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新加坡为参照样本,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上海在市场占有率指标上排名第三位,在相对优势指标上排名第五位,在服务满意度指标上排名第六位。上海休闲旅游与样本国际都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寻找造成上海与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品质差异的因素,本文首先构建了影响因素维度模型。从模型回归的结果来看,影响样本都市休闲旅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为人力因子,其次为资本因子,而影响上海休闲旅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为资本因子。为更好的分析影响上海休闲旅游的资本因子,,本文对资本因子的三个方面,即休闲旅游地固定资产原值、公路铁路线路总数、全年带薪休假总日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的结果显示:公路铁路线路总数对上海休闲旅游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全年带薪休假总日数,再次为休闲旅游地固定资产原值。 在前文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围绕休闲旅游产业政策制定,通过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性地指出提升上海休闲旅游的对策建议。 论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量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前人休闲旅游理论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一套确定未来休闲旅游产业政策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休闲旅游 国际都市 比较 上海 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901;F592.7;F299.2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16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3-14
- 1.1.1 休闲时代的到来13
- 1.1.2 人文关怀的需要13
- 1.1.3 国际旅游城市创建的要求13-14
- 1.2 研究方法14
- 1.3 论文的思路和框架14-15
- 1.4 可能的创新15-16
- 第二章 文献回顾16-24
- 2.1 国外研究综述16-20
- 2.1.1 休闲旅游论述16-17
- 2.1.2 国际竞争力论述17-19
- 2.1.3 旅游竞争力论述19-20
- 2.1.4 小结及评价20
- 2.2 国内研究综述20-24
- 2.2.1 休闲旅游研究20-21
- 2.2.2 国际竞争力研究21-22
- 2.2.3 旅游竞争力研究22-23
- 2.2.4 小结及评价23-24
- 第三章 国际休闲旅游发展与上海模式24-32
- 3.1 国际社会休闲旅游主要发展模式24-25
- 3.1.1 美食型24
- 3.1.2 购物型24
- 3.1.3 回归自然型24
- 3.1.4 娱乐型24
- 3.1.5 度假型24-25
- 3.2 上海休闲旅游发展模式25-32
- 3.2.1 上海休闲旅游地空间布局25-28
- 3.2.2 上海休闲旅游市场发展态势28-30
- 3.2.3 休闲旅游上海模式30-32
- 第四章 上海休闲旅游与国际都市的差距对比32-41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2-35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32
- 4.1.2 已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32-34
- 4.1.3 指标体系的选择34-35
- 4.2 上海休闲旅游与国际都市的差距分析35-40
- 4.2.1 市场占有率指标36
- 4.2.2 相对优势指标(RA)36-37
- 4.2.3 服务满意度指标(SS)37-40
- 4.3 结论40-41
- 第五章 休闲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比较41-57
- 5.1 影响因子的提出41-43
- 5.1.1 四维要素的确定及其特征分析41-42
- 5.1.2 四维要素的联系和区别42-43
- 5.2 休闲旅游影响因素作用模型的构建43-46
- 5.2.1 四维要素与影响因素模型43-45
- 5.2.2 模型作用机制阐释与数据说明45-46
- 5.3 实证分析46-55
- 5.3.1 指标体系与各指标权重的确定46-49
- 5.3.2 休闲旅游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49-55
- 5.4 结论55-57
- 第六章 提升上海休闲旅游的策略和建议57-61
- 6.1 休闲旅游发展的国际经验57
- 6.2 提升上海休闲旅游竞争力的整体原则57-58
- 6.3 提升上海休闲旅游竞争力的具体措施58-61
- 第七章 研究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68
- 附录68-71
- 致谢71-7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钧;;对我国都市休闲旅游深度开发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谢江红;周玉翠;;湖南邵阳休闲旅游开发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年12期
3 朱应皋,万绪才;全球旅游11强(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4 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5 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2期
6 周经;吕计跃;;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4期
7 姜义茂;刘慧芳;李俊;;以新的评价指标认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J];国际贸易;2006年11期
8 邓冰,俞曦,吴必虎;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9 许春晓,周慧;都市居民的近郊休闲旅游意向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王乐鹏;李春丽;陆青;;论休闲旅游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J];市场论坛;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运伟;需求转型条件下北京休闲度假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80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58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