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构建及应用——以城市居住区位选择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04 19:36

  本文关键词: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构建及应用——以城市居住区位选择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实验人文地理学 地理信息科学 方法论 居住区位选择


【摘要】:本文探讨了正在发展中的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建构,并提出将其作为地理学的一种方法论进行发展。首先对实验人文地理学的概念范畴、实验原则、技术路线进行界定,其中实验原则包括价值诱导原则、响应博弈原则、实验可控原则、结论统计原则、地理逼近原则、实验封装原则等。然后基于实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以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其初步结论为:①在居住区位选择过程中,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差异并未对被试者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②在两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下,被试者均表现出对居住区周边交通和学校因素最为关注;③房价因素对被试者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并没有引发被试者向某一特定区域集聚的现象。案例研究证实了在GIS和计算机技术构建的地理结构环境中,以实验内容为前制度框架,通过可控制的实验环境,可以有效地模拟人类决策行为,进而研究人地关系。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
【关键词】实验人文地理学 地理信息科学 方法论 居住区位选择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955800) 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7FY140800-4)
【分类号】:TP3;K901
【正文快照】: 1引言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现代计算技术,是研究者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早期,计算机在人文地理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作为计量地理学的统计方法和运筹学方法;之后,GIS作为重要的技术平台,在人文地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基于GIS平台和自主体(Agent,具有各自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昕;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规划;2001年02期

2 张文忠;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3 陶海燕;黎夏;陈晓翔;刘小平;;基于多智能体的地理空间分异现象模拟——以城市居住空间演变为例[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4 陶海燕;黎夏;陈晓翔;;基于多智能体的居住空间格局演变的真实场景模拟[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5 周素红;程璐萍;吴志东;;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居住-就业选择与空间匹配性[J];地理研究;2010年10期

6 管驰明,姚士谋,陆树建,邱阳民;基于全球区位论的城市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邓立丽;;城市住宅区位的理论解析与范式透视[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张立亭;曾令权;孙旭丹;李晶;;基于空间特征的城镇住宅价格发展趋向研究——以抚州市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3 康琪雪;;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状况分析——基于北京市调查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4 张文忠,刘旺;北京市住宅区位空间特征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12期

5 孙斌栋;吴雅菲;;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9年06期

6 何邕健;李楠;董晓玉;;1990年以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J];城市问题;2006年06期

7 易峥,阎小培,周春山;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1期

8 陈丽;;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问题、机制与对策——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刘竞择;;基于居民收入的住宅项目区位选择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02期

10 何芳;马洪波;;上海市住宅收入分层分布特征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荣宝;董玉祥;陈梅英;;基于GECM与CA+ANN模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模拟[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吕陈;;保障性社区居民的居住—就业变迁与空间匹配性——基于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区的调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庞西磊;黄崇福;赵思健;;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方法与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跟踪[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馨;李雪铭;张春花;;大连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异规律研究[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吴怡音;雒建利;;苏、锡、常高新区区位因子变化分析[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张永波;翟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探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文鑫;杨永春;毛利伟;;兰州市民通勤空间及方式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泽爽;甄峰;;宜居目标下的城市住区需求研究——以清远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邰浩;;城中村流动人口居住偏好研究——以深圳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10 龙瀛;崔承印;茅明睿;张永平;张宇;吴运超;;大数据时代的精细化城市模拟:方法、数据、案例和框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信息化与新技术)[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单玉红;基于土地生态位和多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情景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刘玲;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鸿辉;多智能体城市规划空间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刚华;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温海珍;城市住宅的特征价格: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杨上广;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于文波;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一;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研究与动态思考[D];郑州大学;2010年

2 郑芳;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利用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杨超;村庄用地综合适宜度评价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4 温富荣;昆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陈雪;城市住区停车与绿化用地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刘勇;济南市居住空间分异度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7 马永;基于GIS与多智能的北京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晓旭;基于OWA的购房选址空间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顾高翔;地理结构作用下经济危机发生与发展的ABS动力学建模与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力;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露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2 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3 冯长春;中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评析与建议[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4 田莉;城市土地批租:控制与引导[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5 高平;房地产投资区位选择与风险回避[J];城市开发;2000年04期

6 冯长春,杨志威;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J];城市开发;1999年02期

7 纪立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选择[J];城市问题;2002年01期

8 李纯斌;吴静;;“空间失配”假设及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6年02期

9 陈春;吴智刚;;城市人居环境定级方法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06期

10 郑思齐;龙奋杰;王轶军;于璐;;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基于城市经济学角度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芳,胡良民;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科学述要[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Z2期

2 柴彦威;赵莹;刘云刚;;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4期

3 李琳;赵威;李磊;;地理学发展进程与多元化方法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4 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J];回族研究;1999年01期

5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J];人文地理;2010年04期

6 蔡平;简评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潘玉君,张谦舵;地理学元研究:地理学理论思维方法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程冰;;弗拉明戈游吟中的巴塞罗那[J];神州学人;2010年01期

9 马蔼乃;钱学森论地理科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1期

10 叶岱夫;;人地不二理论与心灵环保[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尚意;王锋;;重新认识人文地理学——关于“地理学之未来”一文的学术讨论引出的思考[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赵莹;柴彦威;;1990年以来西方时间地理学的研究进展[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翟石艳;实验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3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793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9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