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全新世中期青海海东地区聚落选址与环境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09 10:08

  本文关键词:全新世中期青海海东地区聚落选址与环境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聚落 选址 环境 全新世中期 青海 河湟谷地


【摘要】:依托GIS技术,对全新世中期海东地区河湟谷地的聚落选址特征进行分析,指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唐汪文化与辛店文化时期的聚落均对海拔2000~2200 m的高程区间具有强烈的选择倾向,这一首选海拔区间标识了全新世中期河湟谷地水热条件优良的森林与草原植被过渡地带。齐家文化之后的卡约—唐汪文化与辛店文化以2000~2200 m海拔高程区间为核心,分别向较高海拔山区与较低海拔河谷地带扩展生存空间,且聚落分布重心发生迁移,聚落聚集程度降低。4000 aBP前后气候开始转为干冷,导致高海拔山区森林退化与河谷水热条件变化,是齐家文化以后的人类文明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聚落 选址 环境 全新世中期 青海 河湟谷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70089)
【分类号】:K901.8
【正文快照】: 1引言聚落(settlement)是人类居住、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类活动直接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地方。聚落所在的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活动范围与生产能力,同时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其生存环境也具有影响与改造作用。由于“愈是原始的文化要比进步的文化愈加受制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光良,刘峰贵;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2 刘峰贵,侯光良,张镱锂,张忠孝,许长军,周强,张海峰;中全新世气候突变对青海东北部史前文化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3 侯光良;刘峰贵;刘翠华;方修绮;;中全新世甘青地区古文化变迁的环境驱动[J];地理学报;2009年01期

4 韩茂莉;张一;方晨;赵玉蕙;;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J];地理研究;2008年05期

5 孔昭宸,杜乃秋,山发寿,童国榜,罗绍杰,范淑贤;青海湖全新世植被演变及气候变迁——QH85-14C孔孢粉数值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0年03期

6 任小燕;王国道;蔡林海;何克洲;叶茂林;;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2年12期

7 韩茂莉;;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与环境研究[J];考古学报;2010年01期

8 刘兴起,沈吉,王苏民,羊向东,张恩楼,童国榜;青海湖16ka以来的花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演化[J];科学通报;2002年17期

9 肖永明;;青铜时代早期青海经济文化类型转变的动因[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0 安成邦,冯兆东,陈发虎;甘青地区全新世中期的环境变化与文化演进[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慈平;;浅谈羌人在早期中西交往中的媒介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张彦芬;;不同生境下鹅绒委陵菜的生长繁殖特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3 高淑敏;;青藏高原夏秋季食用菌产业区域生产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4 何元庆,姚檀栋,沈永平,张忠林,陈拓,章典;冰芯与其它记录所揭示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03年01期

5 王朋岭,贾玉连,朱诚,马春梅;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气候演化特点及其与格陵兰、欧洲的异同[J];冰川冻土;2004年01期

6 李潮流;康世昌;;全球新仙女木事件的恢复及其触发机制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6年04期

7 李俊;王淑云;莫多闻;;6000aBP以来洞庭湖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及其同人类活动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邱维理,翟秋敏,扈海波,赵烨,郑良美,李容全;安固里淖全新世湖面变化及其环境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9 王玉妹;李天铭;;关于齐家文化玉器的调研报告[J];博物馆研究;2011年04期

10 黄铿;朱诚;马春梅;林留根;;苏北梁王城遗址黄泛层初步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庆利;杨志法;袁广祥;尚彦军;张路青;赵希涛;;松宗古湖——藏东南帕隆藏布江末次盛冰期发育的一个冰川堰塞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2 贾红娟;秦小光;刘嘉麒;;楼兰佛塔剖面10.84kaB.P.以来的环境变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彭敏;陈桂琛;王亚军;;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与持续发展[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4 王苏民;周静;沈吉;羊向东;;全新世以来洱海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A];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2004年

5 Xiaoguang Qin;Zhiqiang Yin;;Earthquake and Local Rainfall Triggered Giant Landslides in the Unconsolidated Sediment Distribution Region along the Upper Yellow River-Remote Sens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张小燕;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李军乔;野生资源植物—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查小春;汾渭盆地全新世古洪水和侵蚀沉积事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谋;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谢远云;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 kaBP以来的气候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8 李轶冰;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韩喜彬;末次冰消期以来古黄海的环境演变及YD事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程波;青藏高原共和盆地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植被和环境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立;巢湖流域新石器至汉代古聚落变更与环境变迁[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有喜;昙石山遗址及其自然环境演变的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琳琳;云南东川蒋家沟泥得坪泥石流堆积台地的孢粉古环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探戈;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戎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s,

本文编号:999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999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5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