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中山市毒品犯罪的实证调查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10-11 11:18

  本文关键词:中山市毒品犯罪的实证调查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毒品犯罪 总体情况 犯罪特点 国内成功经验 建议和对策


【摘要】:毒品犯罪作为危害国家稳定和发展的严重犯罪,历来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对象。中山市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地理位置便捷,人口较为稠密,总体治安环境较为平稳,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毒品犯罪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中山市毒品犯罪既具有典型性、也不失区域性特色。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描述了广东省2008年至2010年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总体情况,综合分析了广东省毒品犯罪的主要情况和发展趋势,然后指出了研究中山市毒品犯罪的意义。第二部分是中山市毒品犯罪打击和防范现状分析。该部分首先以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2004年至2011年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总体情况为基础,通过数据、图表和案例,综合分析中山市毒品犯罪的数据现状。中山市毒品犯罪防范现状,主要从社区帮教现状、近年来禁毒工作的新尝试等方面对中山市毒品犯罪防范现状进行了阐述。本部分还通过中山市打击毒品犯罪的现象阐述了中山市查禁毒品犯罪的现状,分析了中山市毒品犯罪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上述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中山市毒品犯罪的变化状况。中山市毒品犯罪的变化状况如下:新型毒品市场延伸,有逐步取代传统毒品之势;中山市已从传统毒品的过境地、消费地转变为新型毒品的制造地、加工地;毒品销售方式、途径改变,我市打击能力跟不上。第三部分分析中山市新型毒品犯罪的原因。中山市新型毒品犯罪原因如下:制毒原料易得、过程简单;新型毒品具有迷惑性,容易出现认识偏差;吸毒人口总量增多,年轻化对新型毒品接受能力增强;毒品销售方式、途径改变、打击能力跟不上;定罪量刑标准不明确。第四部分,针对中山市毒品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预防和查处毒品犯罪的建议和对策。在打击新型毒品犯罪方面要做到如下几点:情报调研,拓宽线索来源;加强培训,提高民警识别制毒工场的能力;强化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管控工作;组织开展清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区域协作;强化禁毒宣传。禁毒工作重心要向基层倾斜,不断提高打击能力。打击新型毒品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需要细化。贯彻宽严相济的政策,,实现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无缝衔接。社区禁毒帮扶工作要出新的尝试,从做管控型工作模式改变为以引导服务为主,社区帮教工作要从以前的任务式、指标式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开展以“人”为工作重心的帮扶工作。
【关键词】:毒品犯罪 总体情况 犯罪特点 国内成功经验 建议和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1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3
  • 第一节 广东省毒品犯罪案件现状分析10-12
  • 一、 广东省毒品犯罪现状10
  • 二、 广东省毒品犯罪特点10-12
  • 第二节 、研究中山市毒品犯罪的意义12-13
  • 第二章 中山市毒品犯罪打击和防范现状13-34
  • 第一节 中山市公安局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总体情况13-17
  • 一、 2004 年到 2011 年毒品犯罪现状13-16
  • 二、 典型案例16-17
  • 第二节 中山市毒品犯罪防范情况17-22
  • 一、 社区帮教现状17-19
  • 二、 近年来禁毒工作的新尝试19-22
  • 第三节 中山市打击毒品犯罪现状22-27
  • 一、 查禁毒品犯罪现状22-23
  • 二、 存在问题23-27
  • 第四节 毒品犯罪的变化状况分析27-34
  • 一、 新型毒品消费市场延伸27-28
  • 二、 过境地、消费地向制造地、加工地演变28-32
  • 三、 新型毒品的消费成为市场主体32-34
  • 第三章 中山市毒品犯罪的原因分析34-38
  • 第一节 制毒原料易得、过程简单34-35
  • 第二节 新型毒品具有迷惑性、容易出现认识偏差35
  • 第三节 年轻人对新型毒品接受能力增强35-36
  • 第四节 毒品打击能力跟不上36-37
  • 第五节 定罪量刑标准不明确37
  • 第六节 社会帮教体系固化37-38
  • 第四章 中山市毒品犯罪的治理对策与建议38-53
  • 第一节 中山市新型毒品犯罪打防的具体对策38-39
  • 一、 加强情报调研38
  • 二、 提高民警识别制毒工场的能力38
  • 三、 强化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的管控工作38-39
  • 四、 开展统一清楚和专项整治行动39
  • 五、 加强区域协作39
  • 六、 强化禁毒宣传39
  • 第二节 提高打击能力39-44
  • 一、 加大人、财、物的投入41-42
  • 二、 加强缉毒知识培训42
  • 三、 加强特情建设42
  • 四、 设卡检查减少毒品流入42
  • 五、 力争打击和经济效益并重“适时破案”42-43
  • 六、 加大技术投入43-44
  • 第三节 新型毒品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需要细化44-45
  • 第四节 实现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无缝对接45-47
  • 第五节 对禁毒工作的建议47-53
  • 一、 全面推广创建“无毒社区”和“无毒家园”工程47-48
  • 二、 扩大收戒收容率、药物戒毒替代治疗、安置帮教工作48-50
  • 三、 尝试建立社区工作总站、社工站、心理咨询室等50-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5
  • 致谢55-56
  • 附件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传强;张异;;论毒品犯罪刑罚适用中的宽严相济[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王金泉;;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 充分履行劳教机关戒毒职能[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3 毛义权;;审理新型毒品案件中有关问题探讨[J];法治研究;2007年10期

4 马红平;陈洁;尚天柱;;甘肃省禁毒工作成功经验探讨[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何银松;;浅议社区戒毒[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高秀东;孟庆华;;再犯与毒品再犯的刑事责任问题探讨[J];南都学坛;2007年02期

7 钟岩;;探析美沙酮维持疗法与社区戒毒[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8 吴立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限制——一种宏观路径的考察[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磊;任耀东;;和谐社会视阈下微罪不诉的社区帮教机制探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戴富强;郭维丽;文建;;社区戒毒若干问题刍议[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左勇;毒品犯罪基本问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周建华;论毒品犯罪[D];安徽大学;2005年

3 罗文楠;我国毒品犯罪的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4 陈军;毒品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5 顾海峰;当前打击毒品犯罪案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兰州大学;2007年

6 肖云;影响吸毒人员吸毒方式转变因素的调查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0年

7 赵佩瑛;药物滥用者的社会排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2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012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3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