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重庆市梁平县2007~2010年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11 12:17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梁平县2007~2010年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毒品犯罪 零星贩毒 禁毒 扶贫


【摘要】:在世界的今天,毒品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毒品犯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全球范围几乎没有一处不受到毒品的侵扰。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截止2006年年底毒品贩运已涉及17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34个国家和地区有毒品消费的情况,全球吸毒人员总数已达到2.54亿,并呈猛烈增长之势。上述统计数据表明,毒品犯罪的形势已非常严峻,在世界毒潮泛滥的严重冲击下我国的禁毒工作更是异常艰难。 梁平县现为重庆市市辖县,毗邻毒品重灾区四川达州,与云南也仅一省之隔,且距“毒窝”金三角亦较近。国际国内毒品犯罪环境也必将对重庆市梁平县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重庆市梁平县2007年至2010年毒品犯罪形势的深入调查,归纳该县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希望能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一地区毒品犯罪的具体状况,为该县的禁毒斗争提供针对意见,以提高禁毒工作的有效性。 本调研报告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调研的目的及价值。阐述了当前毒品问题在世界、中国的变化趋势,以及毒品全球性问题对梁平县禁毒工作的影响,为分析研究重庆市梁平县毒品犯罪问题的解决提供针对意见,并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部分为调研的方式。阐述了开展此次调研所采用的调研方式,包括案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文献调查法。 第三部分为此次调研报告主要调研情况以及情况分析。首先对近四年重庆市梁平县毒品犯罪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归纳重庆市梁平县毒品犯罪的如下主要特点:一是毒品犯罪形势严峻,呈上升态势;二是犯罪手段的隐蔽化、现代化、网络化;三是查获的涉案毒品主要是传统的海洛因,但近年来新型毒品犯罪有蔓延之势;四是贩卖毒品犯罪中,零星贩毒现象越来越突出。再次对近四年涉案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主体结构分析。最后介绍毒品犯罪案件高发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针对当前毒品犯罪的对策和建议。从遏制毒品来源、萎缩毒品市场以及摧毁毒品流通网络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首先加强领导,完善禁毒机构,加强地域之间相互协作,以便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其次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毒意识,控制吸毒与强制戒毒、禁毒与扶贫相互结合,以萎缩毒品市场。最后发挥禁毒专业队伍优势,禁毒部门应强化禁毒情报机制,加强侦诉交流职能协作,增加禁毒工作的财政投入,保障禁毒工作的全面落实,大力建设缉毒队伍,加大对零星贩毒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关键词】:毒品犯罪 零星贩毒 禁毒 扶贫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7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一、调研的目的及价值12-13
  • 二、调研的方式13-14
  • 三、调研的主要情况以及分析14-25
  • (一) 对重庆市梁平县毒品犯罪调研的基本情况14-16
  • 1. 重庆市梁平县历来比较关注毒品犯罪问题14-15
  • 2. 随着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重庆市梁平县的毒品犯罪问题虽有短暂缓解,但状况依然堪忧15
  • 3. 重庆市梁平县毒品犯罪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是贩卖毒品15-16
  • (二) 重庆市梁平县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分析16-19
  • 1. 毒品犯罪形势严峻,呈上升态势16
  • 2. 毒品犯罪手段的隐蔽化、现代化、网络化16-17
  • 3. 查获的涉案毒品主要是传统毒品海洛因,,但近年来新型毒品犯罪有蔓延之势17
  • 4. 贩卖毒品犯罪中,零星贩毒现象越来越突出17-18
  • 5. 新型毒品犯罪形势严峻18-19
  • (三) 对重庆市梁平县毒品犯罪涉案犯罪主体结构分析19-22
  • 1. 性别结构分析19-20
  • 2. 年龄结构分析20-21
  • 3. 职业结构分析21
  • 4. 文化结构分析21-22
  • (四) 重庆市梁平县毒品犯罪屡禁不止的原因22-25
  • 1. 日趋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是毒品犯罪的一大动因22-23
  • 2. 严重的以贩养吸现象致使毒品犯罪案件多发23-24
  • 3. 抑控机制弱化,不能对毒品犯罪进行有力的打击24-25
  • 4. 毒品犯罪的巨额利润,刺激毒品犯罪的高频发生25
  • 四、对策以及建议25-33
  • (一) 加强领导,遏制毒品来源,加强地域之间相互协作,构筑禁毒防线25-27
  • 1. 加强领导,完善禁毒机构25-26
  • 2. 堵源截流,加强地域之间相互协作,以便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26-27
  • (二) 控制毒品需求,萎缩毒品市场27-29
  • 1.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毒意识27
  • 2. 控制吸毒与强制戒毒相互结合27-28
  • 3. 禁毒与扶贫相结合28-29
  • (三) 发挥禁毒队伍优势,摧毁毒品分销网络29-33
  • 1. 禁毒部门应强化禁毒情报机制,加强侦诉交流职能协作,严厉打击毒品犯罪29-30
  • 2. 增加禁毒工作的财政投入,保障禁毒工作的全面落实30-31
  • 3. 大力建设缉毒队伍,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31-32
  • 4. 加大对零星贩毒的打击力度32-33
  • 结语33-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岚;;湖南毒品犯罪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梅传强;胡江;;我国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与防治对策(上)[J];法学杂志;2009年02期

3 梅传强;胡江;;我国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与防治对策(下)[J];法学杂志;2009年03期

4 何祖伦;;毒品犯罪证据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检察机关公诉角度进行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01期

5 王锋;;西藏毒品犯罪现状及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6 廖慧芳;;关于打击毒品犯罪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7期

7 曾春波;;对当前贩卖毒品犯罪的专题调研报告[J];法制与社会;2010年34期

8 张洪成;;禁毒国际公约对我国毒品犯罪法律规制的启示[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王宏玉,王振峰;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及法律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罗敦才;永川市禁毒初探[J];公安研究;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1012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012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4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