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因素的综合分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26 02:30

  本文关键词: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因素的综合分析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笔迹形成与变化 影响因素 哲学 生理学 心理学 笔迹鉴定


【摘要】:笔迹现象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笔迹的具体形态,它不像盖印那样始终保持某种固定的形态。笔迹是综合身体机能,内心动机以及书写客观条件作用形成的。笔迹形态虽然反映笔迹的本质,但又不等同于笔迹的本质。笔迹检验的根本就是抓住笔迹形态背后的书写特征。笔迹是从属于书写人的一种客观行为产物,是一类现实的研究对象,其本质是书写人所特有的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我国目前社会生活中涉及笔迹的纠纷案件越来越多,科技的进步与条件变化使得笔迹鉴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很多人因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复杂性和偶然性而产生的怀疑也从未停止,因而对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的综合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对单一因素影响笔迹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笔迹形成的复杂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笔迹的影响在笔迹检验实务工作中是一个难点,忽视某一方面或只注重一方面的因素常常导致鉴定人难以得出结论或是做出错误判断。而目前利用相对成熟的医学知识与心理学知识以及哲学知识来分析影响笔迹形成的因素的研究较少,尚未成体系。因此,本文在参考哲学、现代医学以及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笔迹形成变化因素的新视野和新思路,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概述、从哲学角度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全文共三万余字。第一部分为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概述.首先阐述笔迹的概念,以及笔迹与文字、文化的关系,再对笔迹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最后对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介绍,为后文论述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是从哲学角度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首先介绍哲学角度分析笔迹与以往的分析方法的优势所在,哲学就是其他学科抽象出的规律,利用哲学观点采用哲学方法,使笔迹形成与变化的本质显而易见,进而为实务工作提供思路。再从笔迹形成与变化两个方面具体详细展开论述。最后提出哲学对笔迹检验工作的启示。第三部分是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首先运用医学知识从生理学角度分析笔迹的形成过程。其次从生理年龄、生理病变、及暂时性精神障碍状态等因素分析其对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影响。最后阐述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对笔迹检验工作的启示。第四部分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首先介绍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笔迹心理学。虽然笔迹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与笔迹检验学不同,但它可以反过来推动笔迹检验学的发展。其次从心理因素对书写速度、书写笔迹的形体结构的影响以及特殊情绪状态对笔迹变化具体阐述。最后谈心理学角度分析对笔迹检验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笔迹形成与变化 影响因素 哲学 生理学 心理学 笔迹鉴定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18.9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概述10-16
  • 第一节 关于笔迹的表述10-11
  • 第二节 笔迹与文字、文化的关系11-13
  • 第三节 笔迹的表现形式13-15
  • 第四节 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的研究现状15-16
  • 第二章 从哲学角度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16-24
  • 第一节 从哲学角度分析笔迹的优势16-17
  • 第二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17-22
  • 第三节 哲学原理对笔迹检验工作的启示22-24
  • 第三章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24-34
  • 第一节 笔迹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24-28
  • 第二节 生理对笔迹的影响因素的分析28-32
  • 第三节 生理学分析对笔迹检验工作的启示32-34
  • 第四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影响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因素34-40
  • 第一节 笔迹心理学的发展34-35
  • 第二节 心理变化对笔迹形成与变化的影响35-38
  • 第三节 心理学分析对笔迹检验的启示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2
  • 致谢42-43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剑 ,冯晓华;笔迹辨伪,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中国防伪;2001年06期

2 张鹏博;王晓钧;;笔迹心理分析的研究现状及问题[J];心理研究;2013年02期

3 李超;创建汉字笔迹学体系的力作──《笔迹探秘》评介[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4 赵习水;;笔迹藏有你的像[J];新世纪文学选刊(上半月);2007年09期

5 沙万中,王刚;笔迹心理分析与变化笔迹[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杨文;笔迹追踪[J];检察风云;2003年17期

7 王伟平,刘承泉,熊平;摹仿笔迹的检验[J];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05期

8 饶夏(氵微);;笔迹对个体吸引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学术动态;2007年03期

9 沙万中;马华生;;笔迹何以识人[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周世昌;;笔迹—年龄析疑[J];公安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锦民;郑希付;;笔迹运动规律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张星海;笔迹分析真能洞察性格?[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荔;看笔迹能知人?[N];北京科技报;2010年

3 深圳商报驻上海记者 卢羽华;笔迹分析师:看字识人[N];深圳商报;2011年

4 曹英;笔迹分析学进入产业[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马凌霜;嘘你的笔迹会“泄密”[N];广东科技报;2011年

6 张小明;透视企业招聘“怪招”[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7 陆宇;招聘新概念二则[N];中国矿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Q,

本文编号:1096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096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