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警民关系建设的路径偏失与矫正——基于政治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01 17:13

  本文关键词:警民关系建设的路径偏失与矫正——基于政治学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警民关系建设 工具主义 公民社会 政治文化


【摘要】:当前警民关系建设的困境在于路径选择的偏失:完全的工具主义态度导致警民关系建设价值层面缺失;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不成熟,使警民关系建设缺乏支撑力量而流于表面化;对政治文化中核心价值的深度挖掘不足,导致警民关系建设断裂和位移。现阶段警民关系建设路径选择,应摒弃工具主义思维定势,恢复警民关系建设的原初理念,推进价值层面的范式转换;应加大公民社会建设力度,大力培育现代公民,促进制度环境再造和优化;应建设优良的政治文化,彰显政治文化的价值,为互动合作警民关系的成长提供可能空间。
【作者单位】: 江苏警官学院;
【关键词】警民关系建设 工具主义 公民社会 政治文化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邪教犯罪活动与和谐社会建设——以江苏为例》(项目号:08SJB7200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19
【正文快照】: 警民关系问题一直是警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基于政治学的视角,立足于价值理念、公民社会、政治文化三个维度,探寻警民关系建设困境的症结之所在,并提出破解困境的路径选择。一、警民关系建设的困境:源于路径选择的偏失道格拉斯.C.诺斯在论述技术演进和制度变迁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赵秀敏;宪政视野中的权力与权利关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年07期

4 刘良;;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初探[J];理论观察;2005年05期

5 叶汝贤;黎玉琴;;公民社会、公民精神和集体行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3期

6 赵永伟;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宪政与法治的基石[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文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J];浙江学刊;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华;市场经济对公共体育的影响与变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2 牛海峰;赖光宝;;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参与[J];兵团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3 卜万红;;中国城市社区参与的新发展[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太红;高校法律地位探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袁维勤;论市民社会背景下的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孔东菊;对干扰法院独立审判因素的几点思考[J];当代法学;2002年01期

7 蔡煜;公证权研究三题(下)[J];中国司法;2003年02期

8 段伟;对中国公证体制基本性质以及相关问题的再思考(下)[J];中国司法;2004年01期

9 包玉秋;;论和谐社会中的权力与权利[J];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11期

10 魏蕾;;关于公共行政变革与行政行为理论发展的探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葛枫;;环境权与环境行政权之互动关系研究[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2 葛枫;;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3 刘芳;;论环境民主的多元化主体机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李培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建议——环境制度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5 钱海梅;;“掌舵”与“划桨”:第三部门与政府的互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尹维真;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卫列;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喜红;当代中国社会团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郑传贵;转型期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于毓蓝;转型期苏南农村基层民主的政治文化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澎;宪政视野下的村民自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刘世界;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田中臣;法律平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素云;法律制度有效性条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肖向荣;个体自由与政府权力:市民社会组织的法治功能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徐英荣;刑事羁押权力制约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雪峰;人民权利的宪法定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王凤;论新时期我国公务员行政理念的转变[D];河海大学;2003年

9 席作立;论刑事拘留的比例原则[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郑殿雨;WTO与依法行政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馨元;公民概念在我国的发展[J];法学;2004年06期

2 吴毅,贺雪峰;村治研究论纲——对村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尝试性揭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吴志良;建构澳门的市民社会[J];开放时代;1999年04期

4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年07期

5 单世联;韦伯命题与中国现代性[J];开放时代;2004年01期

6 邱澎生;市场、法律与人情——明清苏州商人团体提供“交易服务”的制度变迁[J];开放时代;2004年05期

7 霍新宾;;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J];企业导报;2000年04期

8 郭道晖;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2期

9 陶传进;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一种批判的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10 周晓虹 ,杨团 ,刘少杰 ,风笑天 ,丘海雄 ,徐建牛 ,顾金土 ,张文宏 ,张志敏 ,罗琳 ,谭深 ,张宛丽 ,罗红光;2003:中国社会学学术前沿报告[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卿;;公安“大走访”开门评警与警民关系建设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舒圣祥;“警令状”背后是工具主义执法?[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2 伍里川;创建“无毒社区”是文明社会的必然[N];人民公安报;2006年

3 康均心 焦俊峰 武汉大学法学院;“紧张的消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本文编号:1127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27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9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