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意见价值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7:14
本文关键词:司法鉴定意见价值问题研究
【摘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犯罪智能化、基因技术普及化等现代科技全面冲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接影响着鉴定意见的质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司法证明制度也从非理性的神示证据制度和僵化的法定证据制度,过渡到了自由心证制度。证明方法也经历了从“神证”、“人证”到“物证”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很多物证所蕴涵的信息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解读”来判定其证明价值,司法鉴定于是发展飞速,并在司法证明的舞台上渐渐发挥着重要的角色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被誉为“科学证据”的鉴定意见在现代司法证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中的各种纠纷也因此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有关科学技术的专门性问题,这样就导致了一些涉及了高科技信息事实的争议案件的出现,但是这类案件的争议事实却超出了只具有一般知识或普通经验的人的认识或判断能力,因而,鉴定意见也成为近年来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关鉴定意见的问题很多,从鉴定意见的称谓、鉴定意见的价值判断、鉴定意见证明力的审查到法官对鉴定意见取舍等无不值得我们去分析与讨论,为了实现司法的公正,对于涉诉的人们的利益的更好的保护,鉴定意见的形成与适用的制度化、程序化、法律化成为人们的追求。 本文围绕鉴定意见的价值问题展开论述,根据赵作海案件侦查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重点对鉴定意见的时代价值进行定位。通过借鉴世界他国关于鉴定意见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现状,探索与发现中国特有的鉴定道路成为人们的渴望。本文从鉴定意见的历史、鉴定意见的价值、现阶段所暴露出来的有关鉴定意见适用的问题和对策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鉴定意见 价值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8.9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部分 鉴定意见适用的历史渊源与基础性内容10-17
- 一、鉴定意见适用的历史探源10-11
- (一) 大陆法系鉴定意见适用的历史轨迹10
- (二) 英美法系鉴定意见的适用:专家证人10-11
- (三) 我国鉴定意见适用历史分析11
- 二、鉴定意见的内涵11-13
- 三、鉴定意见的特性13-17
- (一) 独立性与范围性13-14
- (二) 科学性与法律性14
- (三)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14-15
- (四) 结论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15-17
- 第二部分 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的价值17-27
- 一、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的积极价值17-21
- (一) 司法鉴定意见有助于实体公正的实现17-18
- (二) 司法鉴定意见有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18-20
- (三) 司法鉴定意见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诉讼效率20-21
- 二、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的消极价值21-24
- (一) 司法鉴定意见证据的运用存在着潜在的风险21-22
- (二) 鉴定意见可能会加剧控辩平等关系的失衡22-23
- (三) 鉴定意见的不当运用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23-24
- 三、鉴定意见证据在诉讼中价值最大化的实现24-27
- 第三部分 司法鉴定意见的适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7-48
- 一、司法鉴定意见证据的证明力的审查与判断27-33
- (一) 司法鉴定意见之证明力27-28
- (二) 两大法系鉴定意见之证明力审查判断28
- (三) 证据的证明力自由评判是当代证据法的一项基本原则28-29
- (四) 鉴定意见证明力自由评判的制约29-31
- (五) 规则设计31-33
- 二、司法鉴定意见生成之主体要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3-37
- (一) 鉴定人的内涵33-34
- (二) 我国鉴定人制度的问题与现状34-36
- (三) 鉴定人制度完善对策36-37
- 三、司法鉴定程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7-43
- (一) 司法鉴定意见适用正当程序保障之必要性38-39
- (二) 多头鉴定、反复鉴定问题与对策39-41
- (三) 鉴定意见质证程序之问题与对策41-43
- 四、司法鉴定意见生成之资料收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3-48
- (一) 研究的必要性44-45
- (二) 现状与问题45-46
- (三) 鉴定资料客观真实性审查判断规则建构46-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昀;邓志愿;;刍议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J];沧桑;2008年05期
2 叶久根;民事诉讼证据能力研究[J];法律适用;1999年07期
3 林欣;柯昌林;;我国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的完善[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4 陈学权;;科学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J];法学研究;2007年01期
5 胡忠国,冯辉;论鉴定人出庭质证的积极意义[J];求实;2004年S2期
6 张玉镶,宫万路;论我国司法鉴定立法应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1期
7 梁玉霞;;论司法鉴定权威的程序保障[J];中国司法鉴定;2006年01期
8 杨开湘;胡晓;;论司法鉴定人资格[J];中国司法鉴定;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1127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2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