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浆法联合硝酸破机法检验硅藻
本文关键词:碎浆法联合硝酸破机法检验硅藻
【摘要】:正硅藻检验是法医病理学用于鉴定溺死的传统方法,尤其对高度腐败和白骨化尸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硅藻检验的破机法主要有:强酸法、物理(机械、焚烧)法、生物酶消化法等。本文尝试采用控温高速组织捣碎机(江苏江阴科研仪器制作厂)制成组织匀浆,以硝酸破机法进行硅藻检验,取得较好结果。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分局;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死 硅藻检验 改进
【分类号】:D919
【正文快照】: 硅藻检验是法医病理学用于鉴定溺死的传统方法,尤其对高度腐败和白骨化尸体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硅藻检验的破机法主要有:强酸法、物理(机械、焚烧)法、生物酶消化法等[3]。本文尝试采用控温高速组织捣碎机(江苏江阴科研仪器制作厂)制成组织匀浆,以硝酸破机法进行硅藻检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恩银,孟祥志;4种硅藻检验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孙林;温锦锋;张小婷;方超;王松才;戴维列;刘超;;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检测脏器内硅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2 叶光华;喻林升;张益鹄;;碎浆法检验硅藻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3 汪家文;于晓军;王晓雁;;溺死法医学鉴定的研究新进展[J];法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4 刘兆;丁锰;徐少辉;;硅藻检验中应注意的新问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白英杰;张海东;;溺死诊断中浮游生物检验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证据科学;2011年05期
6 苏会芳;刘超;胡孙林;何树文;李向阳;温锦锋;刘宏;赵建;;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7 潘国男;吕凌;;溺死法医学检验鉴定方法评估与展望[J];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04期
8 梁新华;焦炎;丰荣平;王英元;;强酸消化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检验腐败脏器硅藻的比较研究[J];刑事技术;2008年04期
9 赵建;胡孙林;刘超;温锦锋;张又川;苏会芳;;硅藻检验方法综述[J];刑事技术;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立平;北京中心城区硅藻分布的调查研究及破机罐消化法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开乔;2000~2009年间水中尸体鉴定的回顾性研究及SP-A在溺死肺中的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汪家文;水中大鼠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性状及脏器量化病理形态时序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延阁,胡传英;法医用硅藻检查破机罐的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翔;杨帆;雷元卫;苏波;;碎浆法联合硝酸破机法检验硅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2 胡孙林;温锦锋;张小婷;方超;王松才;戴维列;刘超;;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检测脏器内硅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3 罗质人;许心舒;王欣;王飞跃;汪冠三;;溺死的法医学检验现状及进展[J];刑事技术;2007年05期
4 何方刚;黄代新;刘良;闫平;孟祥志;张勇;;PCR-DGGE法检测浮游生物16S rDNA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5 何方刚;刘良;黄代新;杨庆恩;李小廷;尹慧;翟仙敦;;不同条件下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组织细胞浮游生物的比较[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6 叶光华;喻林升;张益鹄;伊吉普;;蓄粪池内儿童他溺致死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7 王恩银,孟祥志;4种硅藻检验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8 李小廷;黄代新;林宇新;何方刚;林晓燕;杨庆恩;;检测浮游生物叶绿素相关基因诊断溺死的实验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9 张道勇;邓云良;李丽;;自己捆绑手脚溺水自杀1例[J];法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10 何冠英,张维东,李飞,王国林;酶消化法检验脏器硅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德清;徐小虎;于晓军;;硅藻的检验现状[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C];2004年
2 莫传莹;;癫痫发作溺死1例[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C];2004年
3 郭勇;邓淑娇;张新华;;浅水中意外溺死1例[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C];2004年
4 李杰;利焕祥;涂朝辉;张文华;;1例颅脑损伤后溺死的法医学分析[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C];2004年
5 张磊;邹志虹;;药物颗粒溶液吸入窒息死亡1例报道[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6 刘福其;于晓军;;恶性嗜铬细胞瘤猝死1例[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7 汪冠三;罗质人;娄国民;;1例烧伤致死的病理学分析[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C];2004年
8 许象成;周雪良;;试从6例失误案件谈法医病理学之尸检定性[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9 ;法医病理学[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夏胜海;李清;余延和;;大体形态学无显著改变的致命性损伤鉴定3例[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生 肖家保;江中救人被溺死受益人应予补偿[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通讯员 曾勇 贾建长;教书育人卅二载 桃李神州誉自来[N];组织人事报;2008年
3 记者 程卓 邹伟;我专家震区辨遗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建 本报实习生 陈怡菲 朱波尔;独家探访 司法部司鉴所还原大案真相内幕[N];法制日报;2009年
5 胡喜盈 新华社记者 孔博 新华社 王玮 崔清新;两份鉴定数值相差716倍[N];工人日报;2009年
6 王 旭;法国法医学鉴定掠影[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坚实基础[N];人民公安报;2009年
8 汪来超 孙黎霞;管理不善,,物业当负其责[N];检察日报;2000年
9 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曹斌 第二军医大学 徐青松;青霉素皮试过敏死亡 医方如何应对[N];健康报;2011年
10 上海市教育法制研究与咨询中心 谭晓玉;提前放学出事故学校为何不担责?[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平;北京中心城区硅藻分布的调查研究及破机罐消化法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胡华子;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和溺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百茹峰;法医损伤工具和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4 高彩荣;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任广睦;大鼠死后看家基因mRNA降解规律与晚期死亡时间推断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刘杨;肌动蛋白降解规律与死亡时间推断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7 陈阳;Connexin43与心肌缺血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晔;无电流斑电击死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刘茜;腐败微生物及腐败产物检测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赵小红;死后间隔时间推断的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恩银;四种硅藻检验方法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马祥涛;法医病理学案例研究报告及综述[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葛延昌;不同死因心肌收缩带坏死的形态学对比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葛延昌;不同死因心肌收缩带坏死的形态学对比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开乔;2000~2009年间水中尸体鉴定的回顾性研究及SP-A在溺死肺中的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蒋剑英;实验性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的法医病理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7 梁红霞;大鼠脑挫伤后PSD-95表达变化的时间规律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8 郑爱萍;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何远;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大鼠死后肝、脾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郭晓冲;大鼠脑挫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变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1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3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