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犯罪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1-03-04 12:11
尽管马克思毕生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然而他对国家与法的理论同样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马克思在刑法方面提出的一些卓越见解,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其中马克思主义犯罪思想是刑法学的一个理论基础,不管是犯罪现象的定义以及本质、犯罪构成、犯罪的产生原因以及根本原因,对犯罪行为的矫正等都有一些精辟论述,这些思想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我国当前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犯罪学思想原理,审视、评价和完善现行刑法的功能及作用,保卫与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来阐述对马克思犯罪学思想的主要观点以及对我国犯罪学领域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的犯罪学的独有特点,也是马克思区分于其他人的标志,即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剖析犯罪现象。 第二章:主要论述马克思对犯罪现象的认识以及犯罪现象的本质定义以及马克思对犯罪构成方面的经典论述。 第三章:主要论述马克思剖析在其所处的时期和条件下的犯罪现象产生的各个方面的原因和影响犯罪的因素,以及恩格斯对犯罪原因的经典论述。 第四章:主要论述马克思的刑罚观,通过对普鲁斯封建贵族的抨击来批评重刑主义和专制主义,提出了自己关于刑罚的目的,手段等一系列论述。 第五章:主要论述运用马克思犯罪学思想来指导我国现阶段的犯罪学领域研究,包括分析我国的犯罪产生原因,预测犯罪趋势,以及指导我国的刑事政策等。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7
本文编号:1178483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犯罪学思想标签——唯物史观
一、理论背景
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犯罪学思想
(一) 社会环境决定人的犯罪动机
(二) 犯罪现象是阶级间冲突的体现
(三) 消灭犯罪必须消灭其反社会根源
第二章 犯罪本质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对马克思的犯罪概念的理解
(一) 犯罪的发生源于社会
(二) 犯罪的实质是个人对统治秩序的蔑视
三、马克思对犯罪本质的论述
四、马克思对犯罪构成的论述
(一) 犯罪主体
(二) 犯罪主观方面
(三) 犯罪客观方面
(四) 犯罪客体
第三章 犯罪原因理论
一、犯罪的根源
二、犯罪原因的论述
(一) 赤贫生活与犯罪
(二) 无业、失业与犯罪
(三) 金钱利欲与犯罪
(四) 立法、司法不公与犯罪
(五) 竞争与犯罪
第四章 刑罚理论
一、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刑罚论的评价
(一) 批判带有神学色彩的刑罚
(二) 批判带有报复性质的刑罚
(三) 批判虚幻性的“双重裁判论”
二、对刑罚的性质以及目的阐述
三、对普鲁士封建贵族的重刑主义和专制主义刑法的谴责
(一) 反对重刑主义的刑法
(二) 反对专制主义
(三) 强调司法权的国家统一性,提出“公众惩罚论”
四、提出刑罚的限度——罪刑相适应
(一) 有罪必罚
(二) 刑罚要有限度——罪刑相适应
第五章 马克思犯罪学思想的指导意义
一、运用马克思犯罪学思想分析我国犯罪的原因以及运行规律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贫困现象、失业、社会分配不公等现象
(二) 市场经济背景下金钱利欲仍是诱导犯罪的重要因素
(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还不充分
二、运用马克思犯罪学观点控制以及预防犯罪
(一) 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 正确对待竞争
(三)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作用
(四) 优化社会结构,使社会的对立面实现相互制约
(五) 完善国家的决策功能和法律的规范功能
(六) 加强司法控制,解决司法不公
三、运用马克思的刑罚思想指导我国的刑罚政策
(一) 避免重刑主义
(二) 形成广泛且严密的犯罪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妍琴;马克思的犯罪理论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78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7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