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青岛犯罪问题研究(1928-1936)

发布时间:2017-11-14 04:25

  本文关键词:青岛犯罪问题研究(1928-1936)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问题 社会转型期 青岛犯罪


【摘要】: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遍地狼烟、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无法维持。而这一时期的青岛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在全国动荡的情况下偏安一隅,所受战争影响甚微,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步,表现出与中国动乱的社会大背景所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的青岛处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特殊的社会发展状况也导致这一时期青岛独特的犯罪领域和犯罪特点。总体上看,这一时期青岛的犯罪率远远低于北洋政府时期的犯罪率,这与当时青岛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较高的毒品犯罪率是这一时期青岛犯罪的显著特点。这主要是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以及毒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所致。其它的诸如财产犯罪、暴力犯罪、走私犯罪等都与当时中国及青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密不可分。这一时期青岛市政府主要是通过设置法院、监狱等机构以及颁布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来惩治和预防犯罪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9;D91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平;性比例失调与国家的治乱兴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松;;民国法律史的一个侧面——《文史资料》中的民国法律史料综述[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5年03期

3 胡新;中国古代的犯罪原因论[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于树斌;对清末至民国刑事诉讼中预审制度的建立与废止的考证[J];公安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5 曹心宝;略评民国初年(1912—1928)的司法制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6 周正云;论民国时期的法律援助制度[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罗子发;;经济犯罪原因解释论比较研究[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孙国群;旧上海娼妓制度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J];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9 吴泽勇;动荡与发展:民国时期民事诉讼制度述略[J];现代法学;2003年01期

10 冯秋季;民国时期上海商标诉讼案透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洪佳期;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邹剑锋;宁波近代法制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云平;辛亥革命前后江苏地区的审判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2 李军;民国时期审判独立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冯大庆;民国时期湖北司法研究(1912-1937年)[D];武汉大学;2004年

4 秦晓梅;近代山东妇女生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琴江;北洋政府高等教育改革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璐;民国时期山东走私与胶海关缉私之研究(1922-1937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许慈青;青岛人口问题研究(1912-1949)[D];青岛大学;2008年

8 陈晓芬;1922-1937年间青岛的走私与缉私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贺培东;青岛社会教育研究(1929-1937)[D];青岛大学;2010年

10 杨蕾;民国早期青岛犯罪研究(1923-1927)[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3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83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1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