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性暴力罪犯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年男性暴力罪犯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对暴力犯罪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抽取暴力罪犯57名、非暴力罪犯53名和无犯罪的正常对照50名,采用自制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及童年期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由接受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结果暴力罪犯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月收入少;多有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父亲或母亲去世)、童年期受躯体虐待史。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暴力犯罪组的实际亲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非暴力犯罪组无显著差异。而暴力犯罪组的实际适应性显著低于非暴力犯罪组(P0.05),非暴力犯罪组的实际适应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家庭功能量表中暴力犯罪组问题的解决(resolving problems,PS)得分比非暴力犯罪组高(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沟通(communication,CM)、角色(role,RL)上,暴力犯罪组和非暴力犯罪组差异不显著(P0.05),都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行为控制上(behavioral control,BC),非暴力犯罪组高于暴力犯罪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暴力犯罪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犯罪青年的家庭多以亲密度低、适应性差、情感介入少、家庭结构不完整、童年期受虐待等为特征。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科;
【分类号】:D917.2
【正文快照】: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也是一个与生态系统类似的复杂的动态系统。有关青少年问题行为、犯罪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1]。家庭被称为人生的第一课堂,对人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顾璇;姚荣英;;交往焦虑与中学生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9期
2 李宝花;王彬;张金响;张增;刘贵献;胡峻梅;;男性暴力罪犯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的关系[J];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3 邹泓,张秋凌,王英春;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3期
4 蒋索;何姗姗;邹泓;;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慧;徐静英;;青少年犯罪的物质与心理原因——基于阿德勒“自卑”与“补偿”的视角[J];城市问题;2011年05期
2 李艳丽;;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J];研究生法学;2007年05期
3 毛萍;;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的物欲性存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余金枝;;基于家庭因素角度的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3期
5 王海英;;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马中锐;蒙华庆;胡华;邹志礼;王慧;杜莲;张洪银;;反社会行为始于青少年期和儿童期的暴力犯罪青少年童年受虐史、攻击行为的差异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24期
7 徐东;郭道端;;青少年犯罪的家庭成因及家庭教育策略[J];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杨森;谷传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9 杨曦;张旭;章皎洁;李炎;胡泽卿;;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年02期
10 曾智;徐正清;滕春芹;陈学红;;父母养育方式与犯罪青少年个性特征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鹏忠;;流动人口中农村籍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透视[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秋凤;福建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培;邢台市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尹欣;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彭新波;未成年罪犯家庭功能、自我意识、犯罪心理结构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慧;重庆市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随访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孔维蕾;男性青少年犯罪者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特点初探[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7 尉海波;青少年犯罪原因与预防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小林;精神病罪犯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叶刚;青少年危险行为特点研究及其保护/危险因素模型探索[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刘U,
本文编号:1253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25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