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理
本文关键词: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理
【摘要】: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矛盾的凸显时期。在这个时期,群体性事件出现频发的态势。通过逻辑推理可知,直接利益冲突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人员聚集,治安恶化、干群关系紧张、警民矛盾突出,不法分子及黑恶势力的趁虚而入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三个重要因素。当前最为重要的是畅通民众的利益表达渠道,不断强化政治参与的制度性供给,建立起科学地预防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要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慎用警力。
【作者单位】: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1](P3)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矛盾的凸显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建嵘;目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原因分析[J];安徽决策咨询;2003年05期
2 刘彬;;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机理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应星;;“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J];开放时代;2007年06期
4 麻宝斌;马振清;;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群体性政治参与[J];政治学研究;2005年02期
5 史云贵;;我国现阶段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反思与应对[J];政治学研究;2009年02期
6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进;;民主执政: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庆明;;市场转型与底层行动的“去政治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陈先兵;;维权话语与抗争逻辑——中国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夏自军;;论“让人民更有尊严地生活”[J];长白学刊;2010年06期
5 刘燕舞;;结构规约型动员——农民集体行动动员机制的一个解释框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6 刘燕舞;;农民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一个分析视角——以豫东曹村8队农民集体行动为个案[J];长江论坛;2009年03期
7 王结义;;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甘满堂;张孝廷;;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孔德永;;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4期
10 彭正德;;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孝连;;农民集体上访中的共意动员——对M村农民集体上访个案的观察[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平;余健明;;论基层政府如何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3 李卫华;;论公共决策中的群体性参与[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燕舞;;农民集体行动的研究路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5 李月球;;农村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密珍;曹月凤;;乡村征地场域中农民利益诉求与结果博弈——基于对T县S镇征地上访的案例分析[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李燕凌;曾福生;;农村社会公共危机表现及其化解——一个经济学的分析框架[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徐昕;田璐;;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宇文;广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D];上海大学;2005年
4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刘义强;民主和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宁;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媒介再现[D];复旦大学;2007年
7 梁铁中;利益整合:城市改造拆迁中城区政府的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志胜;开发区的治理与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伟;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高恩新;过程、行动者与危机管理[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凯;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平方;信访视阈下的县域治理[D];南昌大学;2010年
4 江勤;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杨云革;上访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及其反思[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牛锐;我国生态治理中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刘兵红;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乡镇政府行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周小平;西北少数民族公民非制度政治参与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涛;行政执法中的利益冲突与规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朱光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进化博弈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特吉;关注底层[J];读书;2001年08期
2 于建嵘;;对560名进京上访者的调查[J];法律与生活;2007年10期
3 王光森;警察腐败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4 张海波;;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J];江海学刊;2006年02期
5 张西林;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制初探[J];经济地理;2003年04期
6 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1期
7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8 孟军;;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9 吴忠良;蒋长胜;;预警的概念及相关物理问题[J];物理;2007年06期
10 唐仕军;;危机管理与熵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文卿;;信任社会资本的培育与群体性事件治理[J];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03期
2 王新超;林泽炎;;关于群体性事件发生规律的研究[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5期
3 张东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防治[J];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8期
4 廖音;;应对群体性事件新考验[J];w,
本文编号:1287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28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