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侦查法制化探析
本文关键词:秘密侦查法制化探析
【摘要】:随着犯罪的智能化、组织化、隐蔽化程度的日益增强,以公开侦查为主导的传统的犯罪侦查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世界各国纷纷运用秘密侦查手段来打击和惩治犯罪,以实现犯罪控制的目的。由于秘密侦查具有易侵权性的本质特点,如果使用不当,失去控制,就极容易侵犯公民合法权益。为了使秘密侦查在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就必须加强对秘密侦查的法律规制。论文以秘密侦查概念界说为起点,对秘密侦查的概念进行辨析与重新界定,认为秘密侦查,是指法定的侦查机关基于揭露和证实犯罪的目的,在主观上具备强烈保密需求,在客观上也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境中对侦查对象使用的侦查措 施与手段。秘密侦查具有隐蔽性、主动性、兼容性、持续性和实施形态的复杂性等特征,秘密侦查常见手段包括技术侦查、诱惑侦查、卧底侦查、特情侦查及其他的秘密侦查措施作出总结,论文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了其内涵。回顾秘密侦查的历史,发现其发展的脉络。在总结法制化进程之路的基础上,通过秘密侦查法制化的理论考量,,认为秘密侦查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法制化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进而确定秘密侦查法制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包括完善有关秘密侦查的法律、完善秘密侦查权的监督制约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的建设等。对秘密侦查法律规制的比较法考察,为秘密侦查法制化的反思与重构打下基础,认为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技术侦 查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值得反思之处。针对我国秘密侦查法制化中的相关制度建设,提出司法审查制度、程序性制裁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法制化建议,并从立法形式、秘密侦查的主体、秘密侦查的措施、秘密侦查开展的领域和时效、秘密侦查的审批等方面对我国秘密侦查法制化作出具体构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5.2;D9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秀;;论法律与和谐的共同价值追求——秩序与正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刘向红;对秘密侦查法治化的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6期
3 刘计划;;法国、德国参与式侦查模式改革及其借鉴[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4 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J];法学杂志;2004年06期
5 陈兴良;劳动教养:根据国际人权公约之分析[J];法学;2001年10期
6 邓立军;;英国通信截收制度的变迁与改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刘小和;论侦查主体[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唐海君;试论邓小平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改革与战略;2003年Z1期
9 艾明;;历史语境下的秘密侦查及其现代启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孟强;;秘密侦查的多维解读与功能诠释[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瑞华;[N];检察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文杰;秘密侦查法律控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苏涛;秘密侦查立法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6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30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