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我国利益集团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20 04:29

  本文关键词:我国利益集团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探析 出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利益集团 群体性事件 影响


【摘要】:我国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多维的,我国利益集团对群体性事件的的影响是诸多原因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基于这种认识,依据我国现有的利益集团对群体性事件的作用,厘定了我国利益集团的类型和特点;进而对我国各类利益集团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利益集团视域下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KS040) 广西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09106020305D37)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11MS52)
【分类号】:D631.43
【正文快照】: 在我国,2008年发生了“6·28”贵州瓮安事件、“7·19”云南孟连事件、“11·17”甘肃陇南事件、“11·3”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等,接着在2009年又发生湖北石首“6·17事件”、吉林通钢“7·24事件”等。这些接连发生的参与人数多、影响广、破坏力强的群体性事件,已严重威胁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澜;张杨;;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齐明山;转变观念 界定关系──关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视野;1999年01期

3 李景鹏;关于行政权力的自律与他律[J];新视野;2002年01期

4 周志忍;经济全球化挑战与政府观念[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红;王国坛;;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晏辉;;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4 刘建荣;;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陈进华;;中韩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朱金瑞;全荣花;;企业安全发展的伦理意蕴[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春萍;叶幸男;;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经济发展[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汤海艳;;礼仪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年04期

2 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4 孙立平;19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的三大趋势——答友人问[J];天涯;2004年02期

5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6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忠英;群体性事件与社会稳定[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2 邢乐勤;顾艳芳;;论中国利益集团对地方立法的影响[J];浙江学刊;2008年05期

3 邵琨;;农村利益集团扭曲与基层建设[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管永前;;试论利益集团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J];求实;2007年04期

5 管永前;;试论利益集团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李晓宇;;我国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探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7 王国荣;;利益集团与民争利底气何在[J];爱情婚姻家庭(新情男女);2010年02期

8 赵锡斌,费显政;政府利益及其对经济政策的影响[J];中州学刊;1999年02期

9 成雪峰;试论外国院外集团活动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1年03期

10 闫守福;市场经济负效应对巡警队伍影响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泽鹏;;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防范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系统升级[N];贵阳日报;2009年

2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3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5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7 董倍宏;我市召开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涉访群体性事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陇南日报;2008年

8 陈立雄;桂平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明显[N];广西日报;2008年

9 王德聪;实现北京两会“零上访”目标[N];毕节日报;2008年

10 江玲玲 月航 李超;民革市委提出14条对策建议[N];常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雄;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夏冕;利益集团博弈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云鹏;利益集团视角下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冬林;东道国贸易环境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梁桂芳;杜甫与宋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9 黄兴年;企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技术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史小龙;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丽;中国社会利益集团与立法之互动[D];烟台大学;2008年

2 张锐;浅析利益集团对美中经贸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3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杜桥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刘志杰;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黄杜;博弈论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0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310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c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