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析黑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社会控制

发布时间:2018-01-17 03:02

  本文关键词:析黑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社会控制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黑社会组织 竞争 垄断 暴力 资源有限 社会不平等


【摘要】:黑社会组织犯罪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同时代、地域的黑社会组织在演变模式和形成的社会基础上具有相似性,无论是由正义代言人异化为黑社会组织,还是在资源竞争中产生的黑社会组织,以及从事违法行业、灰色经营的黑社会组织的产生都与社会不平等、资源有限与竞争相关联。黑社会组织虽然具有明确的违法犯罪认知,但并不属于简单的犯罪群体,而是以合作、互惠为结合方式,以违法犯罪为手段的利益群体。黑社会组织即寄生于正常社会,又与某些利益群体形成共生关系。对黑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仅寄希望于严厉打击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消除其滋生的社会土壤。
[Abstract]:The crime of underworld organization is a global social problem. In different times, the regional underworld organizations have similarities in the evolution mode and the social foundation, whether it is alienation from the spokesman of justice to the underworld organizations. Or in the 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in the production of underworld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engaged in illegal industries, gray management of the emergence of triad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inequality. Limited resources and competition. Although the underworld organizations have a clear awareness of crime, but not a simple criminal group, but to cooperate, reciprocity as a combination. The underworld organization is parasitic in the normal society and forms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some interest groups, and carries on the effective social control to the underworld organization. It is impossible to place hope on severe blows, and the social soil must be eliminated.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弱势群体违法犯罪原因”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黑社会组织犯罪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犯罪学、刑法学侧重于黑社会组织的定义、犯罪构成方面的研究。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为理论方法对黑社会组织的解读在已有研究中尚属薄弱,本文将以此为切入,采用演绎方法分析黑社会组织的社会学特征并提出社会控制的设想。一、黑社会组织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杨飞;“利他行为”新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汪永华;学校体育文化解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5 苏庆富,杨维琴;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及其发展态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姚本先,陶龙泽;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性别差异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7 方旭东;时尚文化的悖论[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8 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9 金义华;理工科和文科女大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及成因[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彭虹斌;教育交往:人性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4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钟涨宝;农地资源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王俊平;犯罪集团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8 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国华;意思表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冰艳;交际策略与第二语言习得[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杨志红;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因素探析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蔡晓春;乡镇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与团队效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徐仕敏;社会信息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晓庆;刻板印象功效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世栋;高中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兆漫;闽东地区乡镇中学教师心理状况及其成因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9 庹权;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丽娟;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及其稳定性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汶奚;;治理涉黑组织的对策探讨[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肖立夫;;我国法医学体制改革之管见[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莉;松炳超;;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的保密工作[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法治;;强化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是确保执法公正的重要途径[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蒋永利;我州警方打掉王少斌涉黑犯罪集团[N];延边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邓新建;广东:与港澳警方合力扫黑[N];法制日报;2011年

3 韩志忠 陈沙龙 林美华;优而更思进[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张鹏;为发展创造和谐环境[N];淮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林s

本文编号:1435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435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