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分析的社会控制理论解读

发布时间:2018-01-28 21:29

  本文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青少年 违法犯罪行为 出处:《理论与改革》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评述并应用社会控制理论,揭示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动态心理过程,运用该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的初步整合,丰富犯罪心理形成的探索,并讨论该视角提供的犯罪心理成因分析的研究路径,提出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可操作性。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and applies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ol to reveal the dynamic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to enric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criminal psychology by integrating the theory with the theory of social learning. It also discusses the research path of criminal psychology analysis from this angle of view, and puts forward the maneuverability of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治安系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一、前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群体的普遍关注。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因此,重视青少年违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蔡扬眉;杀亲——一种新型的青少年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6期

2 费梅苹;“融和型”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丛梅;;城市社区无业闲散人员犯罪问题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3期

4 段晓英;黄慧;王存文;;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山东精神医学;2006年03期

5 蒋索;何姗姗;邹泓;;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6 欧阳马田;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曾宁;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分案起诉制度的试行[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姜尖;;家庭因素与未成年人初次犯罪探析——对广东省未管所的100名未成年罪犯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10期

9 陈晨;论“亚文化群”对青少年集团犯罪的影响[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花云;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嬗变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郭玉川;社会控制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邓红霞;从社区矫正看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宗明;流动儿童权利保护立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娜;少年暴力与暴力文化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颖;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张庆武;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静;转型社会家庭功能的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梁怡;未成年人犯罪的网络成因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陈丹;甘肃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初探[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兴治;;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2 殷艳梅;;试论学校教育观念与青少年犯罪[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翔;;浅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4 宋刚;闫青松;;试论青少年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其预防对策[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5 0100;;识法加自律,平安快乐放暑假[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1年06期

6 晓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取得阶段性丰硕成果[J];民主与法制;2011年13期

7 齐晓舒;;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8 郑开元;;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9 赖俊明;;青少年犯罪趋势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10 刘仲伟;;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J];职业;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课题研究报告[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2 陈益平;;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多措并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3 翟鲁平;;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动向及预防对策[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丁建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不容忽视[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蒋宪平;;网络与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关问题的探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翟恩波;;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趋势及其犯罪心理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王东贵;;序[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8 赵立源;陆斌;王超;;网络与青少年违法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王隽;;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处理机制[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加强和改进工读教育[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采菊;青少年违法犯罪逐年下降[N];南通日报;2007年

2 记者 周超 通讯员 吴海舟 实习生 王汉清;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座谈会召开[N];黄冈日报;2008年

3 张新满 记者 汪东平 操超;我市多措并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N];九江日报;2008年

4 记者 董玲玲;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召开[N];铜川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西艳 董玲玲;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扎实开展[N];铜川日报;2008年

6 王彬;为了明天[N];张掖日报;2008年

7 敖秀英 记者 王丽哲;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献计献策[N];抚顺日报;2008年

8 记者 汪东平 操超;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良好成效[N];九江日报;2008年

9 记者 赵静;省综治委举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N];青海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柳晓森;积极应对新形势 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长清;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张晨;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控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雪莹;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徐文成;青少年违法犯罪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陈琛;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周慧雅;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立法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李忆红;试论社区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D];东北大学;2005年

8 储桂节;上海市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演变及其对策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陈和坤;论从亚文化视角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战略[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陈卫;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71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471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f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