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关于“犯罪助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论的批判——“犯罪有益论”和“相对主义犯罪观”质疑

发布时间:2018-03-19 10:01

  本文选题:犯罪功能 切入点:犯罪有益论 出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内刑法学界当前存在着不正确的"犯罪有益论"和"相对主义犯罪观"思潮,并且有日益漫延的趋势,而其支撑性观点之一,是认为犯罪具有"助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积极功能,即历史上的诸多犯罪,虽然在当时看来是严重犯罪,却直接推进改革和历史进步。对此,我们应当加以系统的反思和批判,进而确立正确的犯罪层次观,坚持以同一价值评判标准研究同一问题,并清晰地区分以历史大视野和现实标准研究同一问题的差异化问题。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n incorrect trend of thought of "criminal beneficial theory" and "relativistic view of crime"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law in China. It is believed that crime has a positive function of "helping social change and historical progress", that is, many crimes in history, although they were considered serious crimes at that time, directly promoted reform and historical progress. We should systematically reflect and criticize, and then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the crime hierarchy, adhere to the same value criteria to study the same problem, and clearly distinguish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tandards of the same problem of differenti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根林;;从绝对主义到相对主义——犯罪功能别议[J];法学家;2001年02期

2 甘莉;从绝对到相对论犯罪的价值[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李希慧,杜国强,廖焱清,贾济东;犯罪、社会稳定与刑事政策的关系初探[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宋希仁;善与恶的辩证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蔡道通;犯罪与秩序——刑事法视野的考察[J];法学研究;2001年05期

6 李卫红;;当代中国犯罪观的转变[J];法学研究;2006年02期

7 刘方权,王子祥;论轻伤案件的和解[J];辽宁警专学报;2004年04期

8 邓绍瑛;马荣春;;犯罪的社会病理性与有益性[J];求索;2007年03期

9 张光芒,张立杰;论沈从文小说的宿命意识[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陈兴良;犯罪价值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发民;;论刑罚的社会功能——刑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吴家华,顾广玲;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陆诗忠;;对我国“犯罪既遂标准说”的反思——“犯罪对象侵害说”之倡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刘贤礼;现代性:传统之现代价值致思路向的恰当维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赵建福,柯群帆;从“严打”看刑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纪进;徐雄杰;;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之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刘黎明;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工作[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9 陈巧玲;李蹊;;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10 康微;诚信使品牌之树常青[J];中华商标;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曙光;;“厚德”精神下的金融伦理问题[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薛培;王波;白文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适用机制研究[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文生;周庆峰;;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下刍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赵保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定位及实现路径分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柯华庆;;科斯命题的逻辑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张曙光;;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评《制度经济学三人谈》[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周光权;;改革开放与刑事政策的合理化[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9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黄书建;熊金平;;外国刑法中的排除违法性事由比较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万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芸;羊毛衫产品的顾客评价标准和满意度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官家辉;论海盗犯罪及其国际法管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谢丽莉;论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良沱;犯罪根源论[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2 杨洁;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李双元,蒋新苗,沈红宇;法律理念的内涵与功能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4 王皖强;论保守主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5 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6 蔡道通;犯罪与秩序——刑事法视野的考察[J];法学研究;2001年05期

7 刘源沥,安维复;现代哲学的走向:科学与人文的统一[J];人文杂志;2001年05期

8 陈兴良;犯罪价值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6期

9 孙笑侠;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1期

10 严励;国家本位型刑事政策模式的探讨——刑事政策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芝芳;;关于犯罪有益论的反思与批判[J];消费导刊;2009年16期

2 冉欣;从当代农村青年的追求看社会变革[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陈慕真;高校非主流校园文化透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戴维·佩珀;张淑兰;;生态乌托邦主义:张力、悖论和矛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2期

5 尹学朋;王安平;;论社会变革中我国政治文化演进的特征[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6期

6 韩立新;刘荣华;;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对象[J];思想战线;2007年06期

7 王树臣;;西方政党应对社会挑战的做法及启示[J];求实;2008年03期

8 陈黎东;;渐进式改革的文化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8期

9 姚锡长;唐鑫;;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高华;;对我国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探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玉非;;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教会学校的消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蒋红梅;;试论文学创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大均;陈旭;;“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新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5 王欣;;浅谈信息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马涛;;试探荀子“性恶论”在当时社会变革中的进步性[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7 厉无畏;;“孙中山与社会变革”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8 张同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社会变革论略[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9 新关辉夫;;日本的社会变革与大学的使命——以明治时期为中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高永丽;;浅谈科学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采访人 马雪芬 受访人 热拉尔·德罗克莫雷尔;杂志走在社会变革的前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赵何娟;程乐华:SNS将带来新一轮社会变革[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陆天明;在中国社会变革中“到场”[N];文汇报;2001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卫方;司法改革与社会变革[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傅慧军;将军事变革融入社会变革之中[N];解放军报;2003年

6 孟广林;社会变革与西欧文艺复兴的酝酿[N];学习时报;2004年

7 特约专家 王建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博士;一场由水资源胁迫诱致的社会变革的成功探索[N];中国水利报;2006年

8 记者 管晶晶邋李凝;北京论坛热议社会变革中的大学发展[N];科技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tD;出发,与世界同行[N];国际商报;2008年

10 哈尔滨学院 杨晓梅;忧患意识与晚清社会变革[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刁桐;社会抗争的治理之道[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国军;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傅静;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05年

5 周玉琴;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惠;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元鹏;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关勇;文人·官员·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斌;浅论社会转型中的英国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甄娜;近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变革在中国早期现代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余海岗;清季尚武思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晗;试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丽芬;我国社会团体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曾祥m8;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7 刘石顶;论科技进步与市场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D];中南大学;2004年

8 王兰英;话语和社会变革——对有关在中国推广私立教育文章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朱敏;容纳与融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伟;有所变而后大[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3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633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