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为的化解阻断模式论——兼谈违法成本对犯罪行为之影响
本文选题:罪行 切入点:为的 出处:《犯罪学论丛》2004年00期
【摘要】:正一、化解阻断模式的理论架构(一)化解阻断模式的理论背景目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犯罪率明显增长的趋势,其幅度已超过美国自1960年以来犯罪率增长的最大幅度。这是一个需
[Abstract]:Firs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dissolving the blocking mode (1)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dissolving the blocking mode at present, the Chinese society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shows a trend of obvious increase in the crime rate, which has exceeded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the crime r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60.It's a ne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端洪;;政治法的平衡结构——卢梭《社会契约论》中人民主权的建构原理[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2 王岳川;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场[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3 汤艳文;不完全契约形态:转型社会的社区治理结构——以上海康健地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李春馥;论梁启超国家主义观点及其转变过程[J];清史研究;2004年02期
5 郭为桂;人民同意:现代政治正当性的道德基石[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宋丽君,林聚任;职业地位取得的社会性别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孔垂谦,文辅相;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9 施维树;甘再清;;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孙彩红;我国政务公开的实现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建华;;从马克思到卢曼:社会分化与整合研究及启示[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虹;论非强制行政[D];吉林大学;2004年
2 白蕴芳;市场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及春对政治发展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任江华;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结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符颖;中外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5 刘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6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张院成;论主权与人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臧明义;平等与效率的冲突及其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马杰;行政主体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03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0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