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流向派出所原因的多维分析
本文选题:纠纷 切入点:警察角色 出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纠纷流向了公安派出所。一方面,是当事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这些纠纷所表现出的暴力性特征与公众对警察角色认知相契合的结果。从更为宏观的背景分析,人民调解功能的弱化、人际关系的淡化和社会支持网络的缺乏使得纠纷无法得到及时干预,而现代警务的快速反应机制恰好能够满足纠纷当事人对纠纷得到迅速有效解决的需要。
[Abstract]:In real society, more and more disputes flow to police stations.On the one hand,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rational choice of the part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viol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disputes and the public cognition of the role of the police.From a more macro background analysis, the weakening of people's mediation function, the desalin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lack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make disputes unable to get timely intervention.The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 of modern policing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parties to the dispute to be resolved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治理与农村警务机制变迁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A09297S)资助
【分类号】:D63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施俊镇;公安机关的治安调解职能应当弱化[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左卫民,马静华;论派出所解决纠纷的机制——以一个城市派出所为例的研究[J];法学;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光,孙瑞;关于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郭志远;;对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蒋洪池,林国治,李绍芳;从政府控制走向政府监督——中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祈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初立君;论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受案范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关玫;司法公信力的结构性要素[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赵琳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制度[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方红生;从博弈角度看中小股东解决纠纷的过程——从一个流行模型的残缺谈起[J];财经科学;2002年02期
8 张志宇;张凤奎;;超大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新视角[J];长江论坛;2006年01期
9 邓辉辉;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程关松;;论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亚杰;;略论当代中国的群众参与与阶级斗争扩大化[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胜萍;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秦海滢;明代山东教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福国;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5 徐昕;论私力救济[D];清华大学;2003年
6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章延杰;论政府信用[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杨挺;民办高等学校产权配置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韩桂君;自助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新红;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鸿;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2 陆芙蓉;公益诉讼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朱长江;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互动——对河北农村社区“私了”现象的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谢俏洁;社区人民调解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姚岳绒;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牛全瑞;中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郑州大学;2004年
7 蒋洪池;大学与政府权能关系的演变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孟迪云;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5年
9 董加许;刑事简易程序的经济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傅芳霞;中国调解制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董疆;治安调解:建立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思考[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斌,李翠芝,杨俊峰;权利归位、意思自治与社会转型——对治安调解行为的一个法社会学观察[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3 施俊镇;公安机关的治安调解职能应当弱化[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4 胡建刚,张先福;正确认识公安机关治安调解的作用和意义[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引;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经和;余定猛;;公安机关委托人民调解若干问题探析[J];公安研究;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乔新生;警察角色的错位[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潘曙光 胡越;创造最适合的方式及时解决矛盾纠纷[N];常州日报;2009年
3 陆贵生 徐建峰 本报记者 郭宏鹏;福州首份“警察压力调查”出炉[N];法制日报;2006年
4 王自然 李森;渠县创新载体促和谐[N];人民公安报;2009年
5 孙达佳;桃园派出所积极推行“民调进所”新机制[N];太原日报;2011年
6 曹东海 龚卫民;刘长煌:万年民警的国际维和之旅[N];上饶日报;2007年
7 职员 毕晓哲;医院配警察副院长,等于裁判帮人踢球[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杨巨生;心灵守护:让民警轻松上岗[N];人民公安报;2006年
9 陶艺芸;“1号窗口”:服务无空隙[N];泰州日报;2006年
10 记者卢山;市综治委200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海军;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警察角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炯;构建服务型政府视角下我国警察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段艳红;论构建新时期我国警察的犯罪防控角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盛林;我国群体性事件中警察角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白璐;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行政法思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23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2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