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关于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18 14:01

  本文选题:劳动教养制度 + 行政处罚法 ; 参考:《人民司法》2005年08期


【摘要】:正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在劳动教养制度设立之初,将劳动教养适用于不够刑事处分的人这一适用标准,对后来的劳动教养制度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及至十年文革后1979年12月5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和1982年国务院转发的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在对劳动教养制度的重建过程中,其适用的对象范围上不断扩大,进而使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正所谓劳动教养制度在具有政治功能的同时,又具有治安功能。时至今日,其治安功能得以明显提升,但其政治功能也一直没有消失。只是这两种功能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偏重。
[Abstract]:First, the nature of th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syste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ur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ur to the people who are not enough criminal punishment this applicable standard, which has a more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later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ur.After the 10-year Cultural Revolution, on December 5, 1979, the State Council promulgated the Supplementary provisions on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and in 1982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forwarded by the State Council, "measures for the trial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was in the process of rebuilding 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The scope of its application has been expanded, and the nature of th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system has also changed.The so-called reeducation-through-labor system has both political function and public order function.To date, its security func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its political function has not disappeared.Only these two functions along with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ituation changes and some biased.
【作者单位】: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6.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万志鹏;;没收财产刑废止论——从历史考察到现实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潘春生;实施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5 王庆有;;论兵团行政主体资格[J];兵团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6 宋久华;;浅析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兼为刑法第18条第4款辩护[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2期

7 高树坤;伪证罪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肖洪;杨庆庆;;审视法律打折之后的正义——由“赵作海”案带来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张理恒;;析刑法中“自招的不法侵害”——以正当防卫制度为限定[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10 梅锦;;吸毒行为不应入罪化——以刑法的本质探讨为视角[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激洋;吴美满;;从刑法文本到社会学意义的成功实践——石狮市院妥善处理两村村民聚众斗殴的个案价值分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胡利鸣;黄嵩泉;钱慰民;;举证责任在《专利法》第26条第4款审查中的运用[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3 杨宗森;;论犯罪主体资格[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董文蕙;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蔡军;想象竞合犯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杨维林;经济犯罪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6 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赵威;数额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杜雪晶;中国非刑罚化论纲[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充;犯罪论体系本质论纲[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高艳东;刑事可罚根据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师贤;强索财物行为的定性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山中;绑架罪的既遂标准及其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开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余如锋;论撤销拘役缓刑与有期徒刑的数罪并罚[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姗姗;销售盗版音像制品行为的定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聂鑫;论我国刑法中严格责任适用观之否定[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飞;论结果加重犯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堂琴;黎力“银行抢劫案”的法律分析与思考[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树坦;亲属拒证权制度的法理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安守宇;论国家安全机关行政处罚权的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发强;;从《行政处罚法》的施行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J];湖南政报;1997年07期

2 黄茵茵;;劳教制度可望退出历史舞台[J];公民导刊;2006年04期

3 程文平;;劳动教养制度应予废除[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2期

4 薛晓蔚;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中两份文件法律形式的界定[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杨子云;;劳动教养实行50年[J];中国改革;2008年01期

6 张文霞;李淑芳;;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引发的法律冲突[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09期

7 蔡晓颖;;浅谈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现状与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9期

8 冯治良,刘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1期

9 吴学安;劳教“变法”箭在弦上[J];人权;2005年04期

10 王秀兰,李倩;试论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永安;;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完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张霞;;保安处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进路[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董小玲;于善旭;;论体育行政处罚的概念、特征及范围[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刘涛;杨会新;;从社会外矫治到社会内矫治——劳动教养的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5 杨红;;城管执法与公民财产权的保护[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维达;黄金卫;刘颖;;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原则研究[A];2001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1年

7 余凌云;;论治安管理处罚上的担保人与保证金制度[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越峰;;传染病防治与人身自由——以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合法性为中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梁益球;;谈海事行政处罚常见问题及对策[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姚建龙;;禁毒法的颁行与劳教制度的命运——兼论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归属[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于在广东省率先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提案[N];南方周末;2003年

2 记者 赵彤;民盟甘肃省委建议制定劳动教养法[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乔新生;劳动教养制度改变中国立法走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4 董高群;劳动教养制度应该废止[N];人民代表报;2002年

5 特派北京记者 栾辉 刘杰;尽快废除劳动教养制度[N];各界导报;2011年

6 季子;为什么把劳教说成就业[N];经济参考报;2005年

7 施文;对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探讨[N];人民代表报;2002年

8 彭兴庭;“劳教制度” 改不如废[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宋识径;劳动教养案件法院如何审理[N];检察日报;2007年

10 记者 任丽梅;劳动教养制度亟待立法规范[N];中国改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于鹏飞;认识与反思:近三十年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史[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董振宇;中国保安措施要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维;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孟凡君;中国犯罪定量规定模式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建伟;刑事司法体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6 金亮新;正当行政程序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王建明;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宁全红;《左传》刑罚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必达;劳动教养制度相关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马家利;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3 张英杰;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易汉纯;从法律视角看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陆明军;劳动教养制度及其立法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常虹;劳动教养制度及其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姜俊山;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兼论劳动教养的出路[D];延边大学;2003年

8 江崇德;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陈景云;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芮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68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68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