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大鼠机械性损伤后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学观察

发布时间:2018-04-24 07:30

  本文选题:法医病理学 + 皮下肌肉出血 ; 参考:《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摘要】:目的观察生前机械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前损伤组(48只)、死后损伤组(4只)和正常对照组(4只);生前损伤组按不同时间再分为12组,建立机械性损伤模型;用HE及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HE染色:生前损伤6~24h,损伤区见较多红细胞及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少量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未见棕黄色颗粒;2~3d,红细胞开始减少,炎细胞浸润达到高峰,而后开始减少;3~5d,肉芽组织开始增生,并可见极少量棕黄色颗粒;6~10d,肉芽组织开始机化,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数量开始增多,并可见少量棕黄色颗粒;10~16d,纤维组织形成。普鲁士蓝染色:3d,见极少量含铁血黄素蓝染颗粒,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6~10d达到高峰1,0~16d后逐渐减少至消失。死后损伤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无上述改变。结论通过HE及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有助于对机械性损伤出血时间的推断。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ath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subcutaneous muscle hemorrhage after mechanical injury. Methods Fifty-six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temortem injury group (n = 48) and postmortem injury group (n = 4)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n = 4). The histopathologic changes of subcutaneous muscle hemorrhage were observed by HE and Prussian blue staining. Results HE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ore red blood cells and 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ng in the injured area, mainly neutrophils, a few monocytes and lymphocytes, and no brown granules for 3 days. The red blood cells began to decrease and the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reached the peak. Then the granulation tissue began to proliferate for 5 days, and a very small amount of brown granules began to proliferate. The granulation tissue began to be organized, the number of fibroblasts and collagen fibers began to increase, and a small amount of brown granules began to proliferate for 16 days, and the fibrous tissue was formed. When Prussian blue was dyed for 3: d, a very small amount of iron containing lutein blue granules were found,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ime, reaching a peak of 10 days, reaching a peak of 10, 0, 16 days, 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ing to disappear. No such changes were found in postmortem injury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o observe the path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subcutaneous muscle hemorrhage by HE and Prussian blue staining is helpful to infer the bleeding time of mechanical injury.
【作者单位】: 温州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形态中心;
【基金】:2009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09R413020)
【分类号】:D9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爱萍;胡金花;郑剑;李艳红;许小明;;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贤;徐梅;;软组织挤压伤的康复[J];安徽医学;2008年05期

2 宣兆艳;卢英强;刘东辉;王心蕊;陈志明;王利君;;IL-1及VEGF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3 刘雁军;张天林;王英元;;无明显电流斑电损伤鉴定的研究进展[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4 张益鹄,邓国宏,张晶;少量矿物油燃烧所致烧伤特点[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5 刘兴本,徐晓明,郑传斐,李吉元;广泛软组织挫伤致挤压综合征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6 何远;闫平;胡家伟;孟晓萍;;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大鼠死后肝细胞核DNA降解[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7 伍徐娴;王磊;黄映康;汪元河;王杰;王恩寿;;支气管哮喘猝死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8 赖小平;于晓军;刘福其;汪家文;吕俊耀;;电击伤最佳病理取材部位的初步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9 费青;范哲;康明龙;崔志刚;;手掌砍击颈项部致脊髓损伤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樊文忠;邱巧香;巴特尔;;低压电击致多处电击伤未死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韩瑞丽;鸡visfatin和PRDM16基因遗传变异及其效应与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任广睦;大鼠死后看家基因mRNA降解规律与晚期死亡时间推断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申杰;汽车—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刘杨;肌动蛋白降解规律与死亡时间推断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孙俊红;大鼠肌肉挫伤后组织中时间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刘茜;腐败微生物及腐败产物检测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陈蓉;颅脑减速伤CT影像及生物力学致伤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8 郭亚东;常见嗜尸性麻蝇分子标记的检测及地区基因库的建立[D];中南大学;2012年

9 孙大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进广;人体死后血液相关生化值改变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任磊;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检测乳化炸药爆炸残留物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立;微束X线荧光(μ-XRF)光谱仪检测电流损伤皮肤中金属元素[D];复旦大学;2011年

4 孙许朋;586例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病理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马祥涛;法医病理学案例研究报告及综述[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隋卫东;扩张型心肌病猝死者心肌MMP-9表达的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圆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皮肤电流损伤中金属元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韩钦凤;溶栓治疗在急性肺栓塞心肺复苏中的可行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9 杜英杰;瑞舒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1年

10 王颖希;RNA用于体液鉴别的方法学建立及其法医学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慧君,李东,杨木兰,阮海根,黄光照;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TGF-β_1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2 王慧君,丁云川;RT-PCR检测不同时间大鼠皮肤切创TGF-β_1mRNA表达[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3 王慧君,阮海根,黄光照;PDGF-β,PDGFR-β,TGF-β_1,bFGF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池玮;伍绍军;孙小进;;毒蜂螫伤中毒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2 常先扬;赵元锋;赵丙清;;毛线针刺中主动脉根部死亡1例[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冯相平;林刻智;张益鹄;;38例单纯型脑干损伤法医学尸检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4 田志永;牛春雷;;1例剪刀损伤成伤机制的法医学鉴定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5 叶光华;喻林升;张益鹄;伊吉普;;死后变化与生前损伤或疾病的鉴别[J];法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6 杜飞;谢开发;杨天潼;杨帆;刘泉;李姗姗;刘良;;女性性活动后猝死1例[J];法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7 李建军;陈志刚;吴永波;尚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8 热沙来提·艾米多;古力娜尔·库尔班;金茂强;;手足口病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9 熊昌艳;邓阳;刘有虎;官大威;;口服眩晕停致死法医学鉴定分析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10 李艳红;王慧君;乔东访;谭晓辉;王飞跃;;Crohn病并发出血坏死性肠炎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胜海;李清;余延和;;大体形态学无显著改变的致命性损伤鉴定3例[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2 朱金龙;朱少华;刘良;;GLESS染色诊断大鼠DAI损伤的初步研究[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3 张磊;邹志虹;;药物颗粒溶液吸入窒息死亡1例报道[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4 刘福其;于晓军;;恶性嗜铬细胞瘤猝死1例[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5 汪冠三;罗质人;娄国民;;1例烧伤致死的病理学分析[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C];2004年

6 许象成;周雪良;;试从6例失误案件谈法医病理学之尸检定性[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7 ;法医病理学[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刘世新;章诗伟;张益鹄;陈新山;;法医病理学技术在医疗纠纷鉴定中的应用[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杨建国;;一例脑霉菌病致死的法医病理学讨论[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10 王杰;黄映康;王磊;;63例医疗纠纷法医尸检分析[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兴旭 刘超凡;法医专家组初步排除邓启国机械性损伤死亡[N];贵州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曾勇 贾建长;教书育人卅二载 桃李神州誉自来[N];组织人事报;2008年

3 记者 程卓 邹伟;我专家震区辨遗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建 本报实习生 陈怡菲 朱波尔;独家探访 司法部司鉴所还原大案真相内幕[N];法制日报;2009年

5 记者 章苒 王菁婧;天台:一家族5童失踪,谜团初解[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李泽相;秋季牲畜咋保胎[N];山西科技报;2000年

7 李禾;养阴清肺丸可抗肺纤维化[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胡喜盈 新华社记者 孔博 新华社 王玮 崔清新;两份鉴定数值相差716倍[N];工人日报;2009年

9 王桂香;秋季大牲畜的防流保胎[N];山东科技报;2006年

10 王桂香;大牲畜的防流保胎[N];云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百茹峰;法医损伤工具和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2 高彩荣;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任广睦;大鼠死后看家基因mRNA降解规律与晚期死亡时间推断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4 刘杨;肌动蛋白降解规律与死亡时间推断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陈阳;Connexin43与心肌缺血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晔;无电流斑电击死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刘开东;神经机械性损伤中脑红蛋白表达及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刘茜;腐败微生物及腐败产物检测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赵小红;死后间隔时间推断的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耿毅;斑点叉尾洶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机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税林;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GAP-43、eNOS、HIF-1α的表达及时相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2 马祥涛;法医病理学案例研究报告及综述[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镭;大鼠肌肉挫伤后肌钙蛋白I mRNA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葛延昌;不同死因心肌收缩带坏死的形态学对比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葛延昌;不同死因心肌收缩带坏死的形态学对比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起;Caspase-3在大鼠骨骼肌挫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时间规律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7 王远;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机械性损伤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蒋剑英;实验性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的法医病理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9 郑爱萍;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贾冬梅;大鼠脑挫伤后nestin/HSP70表达与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实验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95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95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