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违法犯罪及预防研究
本文选题:社会转型 + 大学生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多方面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违法犯罪现象。对此,应当进行客观的审视、全面的分析,查找原因并探寻预防的对策。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我国社会转型期具有以下特点:社会分化加速;社会流动加快;社会冲突加剧;社会整合力下降。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复杂的政治环境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第二,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观念、心理等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第三,社会文化的冲突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日趋增强。第四,转型期社会规范与价值导向紊乱,社会行为失范严重对大学生的成长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主要有:涉案范围扩大;与性有关的违法犯罪明显增加;因心理异常而发生的恶性事件有所增多;网络违法犯罪成为新趋势。引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方面。 开展大学生违法犯罪预防工作,首先应确立工作的基本原则:教育保护、及时防治、综合治理。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确立宏观战略措施。第二,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违法犯罪预防体系。一是从社会层面预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严惩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二是从学校层面预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探索,开展与司法机关的共建活动,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三是从家庭层面预防:注重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效果。四是从个人层面预防: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尊、自爱、自律。第三,合理采用具体预防措施。
[Abstract]:At present, Chinese society i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changed greatly in many aspects, and some illegal and criminal phenomena have appeared. Therefore, we should examine objectively, analyze comprehensively, find out the reasons and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From the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ccelerated; social mobility accelerated; social conflict intensified; social integration power decreased. The impac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first, the complex political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Second, the deepening economic system reform has brought great impact to college students in concept and psychology. Third, the conflict of social culture has a growing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Fourth, the disorder of social norms and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the serious loss of social behavior have also brought about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rimes are as follows: the scope of involvement is enlarged; the crimes related to sex are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vicious incidents due to psychological abnormality has increased; and the network crime has become a new trend. There are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as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ommit crimes, including social, school, family and personal aspects. To carry out the pre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 we should first establis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work: education protection, timel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event college students from violating the law and crime, we should make effor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establish macro-strategic measures. Second, build a scientific preven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 First, to prevent from the social level: to perfect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o raise the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among the whole people; to severely punish corruption and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a clean government; to persist in cracking down on various illegal and criminal acts; and to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econd, prevention from the school level: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creating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building a contingent of high-qu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arrying out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 the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ctively explore and carry out co-construction activities with the judicial organs,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rimes committed by college students. Third, prevention from the family level: pay attention to the subtle effects of family education. Fourth, prevention from the personal leve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dhere to self-educ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strive to cultivate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Self-esteem, self-love, self-discipline. Third, reasonable use of specific preventive measure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C91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大业;;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10年09期
2 莫光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中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03期
3 陈正祥;当代大学生的责任道德教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胡泽勇;李上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学生心理关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年06期
5 杨洪志;;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黄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困惑及应对之策[J];新视野;2008年04期
7 余展洪;新时期大学生交往困惑解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4期
8 程静;;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性行为观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6期
9 龙菲;;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析与社会矫治[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10 张玉平;;大学生道德趋向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邸军莲;雷育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对矛盾[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谋;许宗衡: 用政府的转型应对社会的转型[N];人民日报;2006年
2 刘春;警惕社会转型中的治理失效问题[N];学习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春霞;应对社会转型挑战和谐家庭建设不可或缺[N];中国妇女报;2010年
4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汪行福 执笔;诊断、反抗、构想:后危机时代的出路何在[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党国英;从社会转型角度认识农民问题[N];学习时报;2005年
6 彭清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江西日报;2006年
7 强世功;社会转型中法官的作用[N];法制日报;2000年
8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9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陈章龙;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成有;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苏春艳;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D];上海大学;2005年
6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廖志诚;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德;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08年
9 杨东柱;社会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颜佳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重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晓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分析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国艳;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吕健;转型期社会高校学生集群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杨小洁;制度冲突与服饰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5 唐素芝;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倪秀娟;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探析及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文菊;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春风;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建构[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秦秋咀;社会文化转型与近代诗话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0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80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