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创新与禁毒工作的社会化——关于上海禁毒社会工作制度的思考
本文选题:禁毒 + 社会工作 ; 参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摘要】:推动禁毒工作的社会化,是上海当前禁毒工作体制创新的突破口。要降低复吸率,应给已戒毒人员以稳定的就业出路,扩大公共服务产品的供应;把外来民工中的涉毒者纳入本市禁毒工作的范围;以政绩考核“一票否决”的制度,推进“禁毒工作先进社区”创建活动;改变政法机关禁毒一手硬、社区巩固戒毒成果一手软的局面;尽快出台依法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的地方法规。
[Abstract]:Promoting the socialization of drug-control work is a breakthrough in the innovation of Shanghai's current drug-control work syst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lapse rate,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drug addicts a stable employment outlet, expand the supply of public service products, bring drug-related workers among migrant workers into the scope of the city's anti-drug work, and assess the "one vote veto" system with their achievements. We will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dvanced communities in drug control work"; change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organs' efforts to crack down on drug control; and consolidate the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in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in detoxific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分类号】:D631.4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斌;禁毒非营利组织及其运作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长茂;张会文;;促进警方与公众间的理解[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2 王敏;;试论社会如何应对犯罪青少年[J];青年文学家;2010年12期
3 左鹏;张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某大学女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丽丽;;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7年12期
5 王芳;;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6 潘振华;;浅谈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在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9年36期
7 王金元;;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的理论视角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1年08期
8 孙竽,宋立军;社区矫正行刑方式观探微[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张荣;;当代社会青少年群体归属感的缺失及应对[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10 戴香智;;论社会工作视阈中的社区矫正[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丽娟;帮助与“毒魔”共舞的人有多难[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张彬;平安送万家 人民安乐业[N];保定日报;2008年
3 汤一原;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N];北京日报;2007年
4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王瑞鸿;戒毒社会工作不仅仅止于戒毒[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通讯员 米春雷 本报记者 敬元华;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N];安徽经济报;2007年
6 ;构建京畿新长城 打造平安新兴隆[N];承德日报;2006年
7 孟昭海;优化环境创佳绩[N];承德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杨炳珑;北京26个街道参与创建安全社区[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苗松波 记者 司汉科;北安“三心工程”促和谐[N];黑龙江日报;2006年
10 黄新平 张丽娇;坚持5个“加大”,保一方净土[N];民营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季;少年违法犯罪与少年司法体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魏树林;民族地区青少年暴力犯罪与社会工作介入[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朱毅仁;以个案讨论方式探讨澳门的戒毒模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康健;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教育方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陶兴炜;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彭梦吟;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践与完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夏威俊;试论我国未成年人罪犯社区矫正体系之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付予;政府在社区戒毒工作中的职责[D];吉林大学;2011年
8 程娟;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国辉;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与预防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0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84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