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与犯罪预防

发布时间:2018-05-19 12:51

  本文选题:犯罪预防 + 未成年人 ; 参考:《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摘要】: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由于左右犯罪数量与性质的犯罪人主要是惯犯和累犯,而这部分人大多有早年犯罪史,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成为预防犯罪的关键。这种预防不能仅针对未成年人和局限于犯罪范围内,而应通过立法治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同时,应以法律方式对未成年人的早期危害倾向进行干预;还应通过法律处罚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教育与保护。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construct the legal system of minors. Since the number and nature of the crime are mainly recidivism and recidivism, and most of these people have an early criminal history, therefore, the prev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becomes the key to prevent crime. This kind of prevention should not only be aimed at minors and be confined to the scope of crime, but also should be regulated by legisl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arly harm tendency of minors should be interfered with by law. Special education and protection should also be given to minors through legal punish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91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鞠青;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邓红霞;从社区矫正看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小媛;少年刑法视野下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文弟;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体系的反思及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肖丽;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缺失及完善[D];安徽大学;2006年

5 刘勇;对我国非行青少年适用保护处分的构想[D];吉林大学;2007年

6 沈定成;中国城市社区矫正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源;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静;转型社会家庭功能的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陈洪涛;论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预防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桂芬;;关于完善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制度的探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李玫瑾;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与犯罪预防[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3 王f^;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刘智连;牟静;韩锡博;;浅析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4期

5 谭覃;;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9期

6 孔艳;刘晓莉;;未成年被害人角色转换与犯罪预防的几点思考[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赵立源;遏制未成年人纠合性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4期

8 龚德万;;对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预防的几点思考[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曾天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01期

10 申洪波;;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现状[J];消费导刊;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宏成;;关于未成年人伤残评定与赔偿的探讨[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叶茂林;杨治良;;未成年人罪犯群体与正常群体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蒋晓琳;;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杜立;;未成年被害人研究应引起重视[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5 李汝蛟;;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杜立;;浅谈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的类型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汉民;;论未成年人网瘾的原因及预防[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陈代福;;试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菲;;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10 周厚兴;;浅论青少年网络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祁建原 王岩;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对策[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记者 杨成 通讯员 毕朝杰;永城市构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网络[N];商丘日报;2009年

3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检察院检察长 王文伟 本报通讯员 赵宝仓;“两说理”办好未成年人案[N];检察日报;2009年

4 王丹群 徐安全 王晗雅 本报记者 翟兰云 李郁军;触目惊心:诱骗未成年人卖肾[N];检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光明 本报通讯员 郑昌华;解开未成年人进网吧难题[N];法制日报;2010年

6 潮公宣;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N];潮州日报;2009年

7 课题组成员 王继荣 柏文栋 王小川 刘俊 黄月花;构建审判新模式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梁荣伟;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N];中国社会报;2009年

9 朱圣杰;着力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校园[N];湄洲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若凡;让未成年人远离暴力犯罪[N];河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2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靳高风;论犯罪学的基本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胡华子;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和溺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杨维林;经济犯罪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武志坚;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秦靖;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与犯罪预防策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孙磊;论未成年人犯罪与预防[D];吉林大学;2009年

5 陈世赢;我国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及预防对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兰英;延边地区朝、汉族未成年人犯罪现状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7 陈洪涛;论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预防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陈丹;甘肃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初探[D];兰州大学;2007年

9 王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刘慧娟;社区环境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10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10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7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