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与社会适应性研究
本文选题:流动人口 + 文化认同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摘要】:近年来,流动人口相关研究是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但现有研究成果多为宏观研究,且理论支持不够。在继续社会化、城市化和同化等理论基础上,针对成都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及社会适应性,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可得出如下结论:成都市流动人口文化认同感较强,社区活动主动参与性很低;社会适应性较强,满意度较差等。因此,各级政府应以社区活动为交流平台,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参与度;规范就业市场秩序,维护流动人口权益;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缓解城市流动人口压力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floating population is a hot topic in our country, but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are mostly macro research, and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is not enough.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ntinuing soc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ssimilation, aiming at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engdu,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field interview,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hengdu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a strong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ty. Community activity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very low, social adaptability is strong, satisfaction degree is poor and so on. Therefor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take community activities as th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improve the cultural participa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standardize the order of the job market, safeguar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ease the pressure on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教处;
【分类号】:D63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2 段成荣;论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兼谈北京市流动人口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J];新视野;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幸福,方青;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和芳芳;史向军;;对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再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3 刘强;翟印礼;张琳莉;;农民工社会权益问题及制度性根源探析——以沈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4 施华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侯志阳,高磊;转型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蓝李焰,何水;城市农民工社会支持中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张锋学,张小媚;略论城市农民工权益保障[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蔡冬兰;唐绍洪;;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庞文;都市农民工的权益侵害与保护——武汉市农民工权益现状的调查报告[J];城市问题;2003年03期
10 金国峰;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建花;;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难点及发展对策[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新慧;;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曙初;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姚宇;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范德林;黑龙江省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5 吴靖;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6年
6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卢驰文;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宋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广义;中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周毕芬;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D];安徽大学;2003年
4 王新媛;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小梅;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海燕;经济转型中的城镇失业保障制度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吕柯;“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和途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唐新民;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以云南省为案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郭美德;加强对农民工行政保护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郝团虎;行政管理学视角下的中国乡—城流动人口[D];西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茁;杨绪松;任义科;靳小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职业阶层和收入: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2 李强;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4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5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6 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何道峰,萧延中;异地就业:扶贫与人力资源开发——中国西南劳务输出扶贫项目的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1997年03期
8 李若建;外来劳动力聚集地区的户籍与劳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J];南方人口;2002年02期
9 任远,戴星翼;外来人口长期居留倾向的Logit模型分析[J];南方人口;2003年04期
10 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振祺;;断裂夹缝中的新生代农民工[J];中国报道;2010年03期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J];新疆人大(汉文);2010年02期
3 李跃红;;加强综合治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解读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J];新疆人大(汉文);2010年02期
4 秦淑莉;吴礼常;;一例指纹破案引起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年04期
5 尹海洁;黄文岩;;城市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及贫困特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关注[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08期
7 汤道刚;;当前平安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分析[J];兰州学刊;2010年01期
8 林敏;;福建省户籍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9 吴兴民;;流民社会与城中村犯罪[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10 李永义;;西斛村军、警、民携手创平安[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莞春;方建华;魏淑如;段学蕴;;东莞厚街镇小儿先心病危险因素情况分析[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2 李民;;监控系统在城域范围的应用[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低成本环保型服务器节能优化技术[A];电子信息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专集[C];2009年
4 陈鹏忠;严浩仁;;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以社会代价论为视角[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5 陈鹏忠;;流动人口中农村籍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透视[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朱兴祥;张峰;;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处遇——面对“同龄不同罚”的尴尬[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7 胡陈冲;;流动人口户口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德;朱查松;;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集聚的消极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文献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中国六城市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宜秀萍;我省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获得突破[N];甘肃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车辉;手机扫黄欲招聘“妈妈评审团”引关注[N];工人日报;2010年
3 赵凤兰;2009十大文化事件回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本报记者 毛传来 通讯员 廖小兵 汪峻;谁当书记,党员直接选[N];浙江日报;2010年
5 记者 孔博 王攀;粤拟推“积分制”,解农民工进城“入户难”[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本报记者 侯莎莎;政法干警将建职业信用档案[N];北京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吴亚东;堵住综治漏洞维护社会稳定[N];法制日报;2010年
8 记者 张景华 吴春燕;广东流动人员可申领居住证[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蒙志军;21岁湘妹子首个获证[N];湖南日报;2010年
10 臧其胜 王松洁;直挂云帆济沧海[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江枫;流动人口适宜避孕节育技术推广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文杰;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陈纪;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韩靓;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和收入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田鹤城;经济发展与犯罪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瑜;海南省黎、汉族青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性行为:流动经历、社会性别和社区环境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龙;上海市政府社会救助职能转变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张翠玲;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海燕;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祝绯飞;拱墅区外来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与需求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王业平;长沙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邬友;牧区城镇流动人口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袁庆;山东省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成超;改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综合干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刘燕飞;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对各城区就业人口状况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10 方震寰;影响北京市住宅价格的人口学因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22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2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