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本文选题:劳动教养 + 刑罚 ; 参考:《湖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劳动教养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感化人、教育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限制人生自由的法律制度,立法机关虽制定和颁布过一些有关劳动教养的法规,但至今却没有制定出一部完整统一的劳动教养法,劳动教养的地位和性质至今没有相应的法律明确,仅靠行政规章来界定。这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公民政治与社会权利公约》的规定相冲突。劳动教养制度在实际运作彰显出诸多弊病。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劳动教养制度,以实现依法治国和权力制约,保障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我国人权。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但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下来,以收容、改造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游民、乞丐、妓女等。1957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是我国第一部劳动教养法规,对劳动教养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以及审批程序作了具体规定。1982年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对劳动教养的具体实施作了详细规定。依据这些法律,我国劳动教养既具有教育改造功能,又具有行政处罚功能,这使得其定性不明确。 目前,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不足是显然易见的,其不足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依据不充分,如劳动教养制度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与我国其他法律制度存在较大冲突,与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相冲突。二是劳动教养制度定性不明确,如劳动教养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制度应是纳入刑罚还是治安处分,或是作为独立的责任形式存在,是相当不明确的。三是劳动教养的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如劳动教养在公安机关内部实行同级复议制;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的监督范围不明确;有关劳动教养的审判监督渠道不畅。为此,必须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改革和完善劳动教育制度意味着要保留它,因为其教育、感化功能、现行刑法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刑罚与治安行政处罚缺乏承上启下的责任形式以及犯罪消灭后仍需要对人格进行矫正的手段,决定了应予以保留。改革和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应以借鉴保安处分的个别化原则和人身危险性理念,以司法独立的法治理念为基础进行。改革后的劳动教养制度在地域效力上应具有普适性;应体现个别化原则,针对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区别设定管教期限;应设定追诉时效制度。具体程序模式架构可以借鉴英国的治安法院模式,在基层法院内设置治安法庭专门审理劳动教养案件;人民检察院对劳动教养案件有审查监督权,并确定劳动教养案件的程序原则,保障保护劳动教养人员的权利。
[Abstract]:A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th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nse of people and educating people . As a legal system to limit the freedom of life , the legislature has not established a complete and unified law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ur . However , it has not established a complete unified labor education law . The status and nature of th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has not been clearly defined by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 Therefore ,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 so as to realize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power restriction ,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labor and education personnel , and guarantee the human rights of our country effectively .
China ' s reeducation - through - reeducation system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 but it was establish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accommodate and transform the nomadic people , beggar , prostitute , etc .
At present , the shortage of 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in our country is obviously easy to see , its deficiency is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 First , the legal basis of 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is insufficient , such as 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has no legal basis , and there is a conflict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labor education mean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retain it because of its educational and probation functions , the structural defect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criminal law , the lack of the obligation of punishment and the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of public security and the need to correct the personality .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必元;;论我国保安处分的部门法归属[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2 曲士军;李滨;;劳动教养检察监督的立法完善[J];人民检察;2011年04期
3 鲍蓝天;曾ng;;社区矫正制度的经验借鉴和立法趋势[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张吉刚;闫晓光;;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8期
5 姜德力;;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之理论依据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6 侯兆晓;;劳教:一个名词的作古?[J];政府法制;2010年24期
7 徐勤鸣;张岚;;关于现行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8 安文霞;;公法视域下两种责任的融合:行政处罚与刑罚之衔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9 邱帅萍;;论菲利的刑罚效力观[J];海峡法学;2011年02期
10 卢建平;刘春花;;刑事政策与刑法的二重协奏——1949年以来中国刑事政策的演进与刑法的变迁[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永安;;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完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叶德珠;;行为主体认知偏差与刑罚资源的优化配置[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王保存;;论对刑罚变更执行权的同步制约和监督——在法律上设置人民检察院审查与抗诉机制的必要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霞;;保安处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进路[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汪红霞;;试论行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适用[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刘鹏;罗勇;;关于缓刑在社区矫正中的若干问题的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毛元学;吴江南;;再论犯罪的原因——读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有感[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李文伟;赵燕;;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刑罚选择[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9 梅传强;;论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卫星;;秦简赀甲形态认识[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仁文;劳动教养制度只能立足改革[N];检察日报;2005年
2 宋识径;劳动教养案件法院如何审理[N];检察日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谢望原 刘 涛;劳动教养制度反思与革新[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胡峥;建议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4年
5 林琳;遏制吃空饷刑罚不该沉默[N];工人日报;2008年
6 烨泉;“泛刑罚主义”倾向值得警惕[N];法制日报;2008年
7 烨泉;“泛刑罚主义”倾向值得警惕[N];乐山日报;2008年
8 王新环;罪恶与刑罚,魔与道试比高[N];法制日报;2009年
9 江溯 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刑罚的文化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中山大学教授 杨小强;可引进对专业人士的社会服务刑罚[N];南方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鹏飞;认识与反思:近三十年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史[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董振宇;中国保安措施要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黄立;刑罚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宋伟卫;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人身危险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杨庆文;当代中国刑法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肖冬梅;监督过失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任志中;死刑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邱志诚;国家、身体、社会:宋代身体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丹成;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D];湖南大学;2007年
2 芮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马家利;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4 江崇德;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张英杰;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易汉纯;从法律视角看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陆明军;劳动教养制度及其立法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邢必达;劳动教养制度相关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心敏;论劳动教养制度缺陷及立法构想[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常虹;劳动教养制度及其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34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3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