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PCR和五色荧光检测在一起碎尸案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复合扩增 + 五色荧光检测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摘要】:目的为完成一起碎尸案中的尸源鉴定。方法利用多重PCR和五色荧光自动化检测技术对D8S1179,D21S11,D7S820,CSFlPO,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 VWA,TPOX,D18S51,D5S818,FGA 15个微卫星座位,及Amelogenin(性别座位)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准确迅速地完成了尸源鉴定工作。结论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加速案件侦破,有效地打击犯罪和遏制刑事案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le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davers in a case of crushed cadaver. Methods Polymorphisms of D8S1179 D21S11S11D7S820 CSFlPOP 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 D19S433, VWATPOXD18S51D5S8S8FGA15 microsatellite loci and Amelogenin (sex locus) were analyzed by multiplex PCR and five color fluorescence automatic detection techniques. Resul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daver source was completed accurately and quickly.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is techniqu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peeding up the detection of cases, effectively cracking down on crimes and curbing the occurrence of criminal cases.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省公安厅刑侦局法医DNA室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PCSIR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30080)
【分类号】:D91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庆恩;亲子鉴定DNA分型亲权指数的简化计算法[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2 范晶,许杨,熊勇华;STRs-PCR分型技术在法医学上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3年02期
3 胡晓岩,黄辰,宋土生,蒙世杰,李生斌,许健,陈雪玲,王一理;新疆锡伯族与哈萨克族间3个STR位点的多态性比较[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宝金,茅慧华,李厚达;ENU诱变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1期
2 沈童伟;陆徐忠;刘勋辉;李莉;杨剑波;;SSR标记鉴定玉米品种亲子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3 王德信;;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天麻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4 邵义祥,陈兵,张成香,陈春波,薛整风,李厚达;ENU诱导获得一种短尾小鼠及其突变基因的初步定位[J];动物学杂志;2005年01期
5 史良,尉春艳,高琦;国内外基因计算机识别的研究方法及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1期
6 高玉振,应斌武,吴谨,李英碧,张霁,侯一平,贾东涛;亲子鉴定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2年04期
7 章旭;李剑平;;常用STR基因座突变3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1期
8 魏天莉;李茜;程良红;邹红岩;邓志辉;;Y-STR及HLA-A、-B、-DRB1基因分型在二联体亲子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4期
9 倪秀珍,刘海音,辛树权;生物芯片技术及产业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黄霞;王跃华;王蓉感;王芳;毛伟;余梅贵;;Identifiler体系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分析[J];重庆医学;200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汪萍;陈一清;曾岱葳;陈祖聪;朱少建;;法医学亲权鉴定研究与实践[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2 严红;刘冰;张大安;周毅;;通过重建嫌疑父STR基因型进行亲权鉴定[A];第二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3 杨庆恩;杨荣芝;余纯应;陈慧;;单亲鉴定——附85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嵘;关于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立鹏;特征提取及分类算法在膜蛋白分类预测问题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盛金良;脂多糖(LPS)诱导绵羊肺泡巨噬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EST分析和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4 杨嵘;关于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肖越;SCF/c-Kit信号通路在抑郁症致病机理中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叶胜难;非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的基因定位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7 熊炜;鼻咽癌遗传易感性及其易感基因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刘嘉利;三例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饶亚岚;大剂量照射后早期小鼠骨髓表达基因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10 于志强;病理性近视的家系研究和基因的初步定位[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平;北京油鸡鱼腥味基因和羽速基因检测与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宏韬;基因工程所引发的伦理问题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夏振华;基于ASP的DNA亲子鉴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1年
4 周贝贝;‘鲁果2号’亲缘关系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5 曾聪;膜蛋白分类的特征提取算法和数据集构建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胡宝华;中华绒螯蟹促雄性腺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预测[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7 唐剑锋;基于SVM的跨膜蛋白结构预测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孙巧玲;利用RAPD技术对我国不同地区绒山羊主要品种(类群)核DNA的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9 杨秀颖;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和hMSH2基因表达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10 孔亚慧;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种内核型多态、对环境因子的易感性及属间进化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冯明亮,冯哲,王健莲,张雁征,稽月华,张工梁,陈和平,杨颖,刘达庄;中国汉族人群中5种血型系统在亲子鉴定应用中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1997年01期
2 霍振义,刘雅诚,唐晖,贾淑琴;三个STR位点复合扩增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3 侯一平;法医常染色体STR分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4 杜志淳,李莉,林源,阙庭志,程大霖,沈渭忠,严品华,柳燕,何根兰,赵珍敏,沈敏;“中国罪犯DNA数据库”模式库——13个STR位点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J];法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5 张霁,侯一平;遗传图及其制作与应用的一些问题[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1年02期
6 江斌;利用复合PCR扩增荧光自动STR分型方法认定犯罪嫌疑人1例报告[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成涛;叶健;赵兴春;季安全;蒋超;;复合扩增18个基因座的初步研究[J];刑事技术;2007年05期
2 刘峰;叶健;姜成涛;赵兴春;胡萌;李湘秦;戴文申;;荧光标记短片段STR复合扩增系统的法医学应用研究[J];刑事技术;2006年01期
3 王闯;杨志惠;梁伟波;周斌;张林;;复合扩增mtDNA-HVⅠ、HVⅡ和cytb片段在法医学种属鉴定中的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4 程莉;周怀谷;陈荣华;;尿液中检出犯罪嫌疑人DNA 1例[J];法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5 殷广梅;楼迪栋;;温州汉族群体4个Y—STR复合扩增及其单倍型多态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04期
6 刘宏,李红霞,刘超,王穗保;mtDNA—HVⅠ和细胞色素b片段的复合扩增及其法医学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S1期
7 杨电,刘超,刘长晖;复合扩增A10、C4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意义[J];刑事技术;2004年02期
8 范晶,熊勇华,胡娜,杨辉,许杨;CSF1PO、TH01和TPOX复合扩增系统的研究[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年01期
9 刘超;王会品;孙宏钰;刘宏;王慧君;;链霉亲和素磁珠同步法检测两个miniSTR复合扩增系统[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S1期
10 王穗保;李越;刘超;梁赏猷;;荧光标记STR分型技术检验腐败组织基因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静;王天平;;河南省DNA实验室的组建和设想[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孙宏钰;区敬华;曾艳红;李建金;刘秋玲;吕德坚;郭云荣;伍新尧;;Amelogenin及10个STR基因座复合扩增的DNA分型[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石美森;李英碧;吴谨;应斌武;颜静;张霁;侯一平;;一组Y染色体STR多色荧光复合扩增系统的建立及应用前景[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于佳艳;刘玉民;董庆东;吕桂平;;11个STR基因座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附2例报告[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白丽萍;姜先华;赵贺群;于蛟;;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和D环区复合扩增鉴别种属[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6 孙宏钰;区敬华;曾艳红;李建金;刘秋玲;吕德坚;郭云荣;伍新尧;;Amelogenin及10个STR基因座复合扩增的DNA分型[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7 曹露媚;伍新尧;孙宏钰;李建金;区敬华;曾艳红;郭去荣;;CSF1PO、D19S253、D8S1179和vWA复合扩增的法医学应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陈红;姜成涛;刘键;;宁夏地区回族三个STR(D16S539、D7S820、D13S317)复合扩增多态性的研究[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李英碧;吴谨;侯一平;张霁;廖淼;张林;陈国弟;;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刘冰;赵鑫;胡兰;陈松;;中国北方汉族人群9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和光亚;“以房管人”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难[N];云南日报;2005年
2 李旭东邋记者 张振中;全省社会治安形势平稳[N];北方法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宗原如 谭勇;幸福 平平安安过节日[N];成都日报;2006年
4 黄燕珍 陈明理;刑事案件私了不合法[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陈林;为水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公安服务[N];中国交通报;2007年
6 邓帆;我市刑事案件呈下降趋势[N];焦作日报;2006年
7 李凯 刘鹏;我市社会治安秩序呈现持续平稳势头[N];太原日报;2006年
8 王奋军 康晓哲;重拳频出使全县正气呼呼上升[N];忻州日报;2007年
9 欧汉华邋李永长;24天日均破获刑事案件11起[N];人民公安报;2008年
10 石家庄市长安区检察院 于书峰;长途客车上刑事案件的管辖[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miniSTR复合扩增体系的研制与开发[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2 杜宏;微测序法检测Y-SNP和mt-SNP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杜冰;常染色体三个miniSTR同步检测和mt-SNP的微测序检测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冀强;Y染色体STR复合扩增及法医学可行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戴浩霖;十个新的Y染色体STR的特性及复合扩增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袁万安;法医鱼类学种属鉴别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董建国;STR基因座嵌合引物复合扩增及其法医学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王春雨;刑事案件关联分析与防控警务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石美森;Y染色体STR和SNP复合检测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张海军;法医学降解检材DNA分析的新指标探索[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萍;DYS-714/723/650/713-plex通用引物嵌合复合扩增及在法医学实际检案中的应用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吕震风;刑事直诉案件侦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石伟伟;预设在刑事法庭询问中的使用情况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王芷;试论普通程序简易审[D];苏州大学;2003年
5 徐波;昆明犬15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多态性及其复合扩增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6 王闯;DNA分析在法医学种属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钱程;国产磁珠用于法医DNA检验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霞;6个miniSTTR基因座四色荧光分型体系的构建及法医学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9 田力;线粒体DNA 16srRNA和ND4基因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在法医学种属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刘宁;D3S3053,,D6S474,D20S482,D1GATA113,D2S1776,D4S2408 miniSTR基因座四色荧光分型体系的构建及法医学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1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6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