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未成年人犯罪与防控
本文选题:社会转型期 + 未成年人 ; 参考:《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摘要】:社会转型期未成人犯罪的增长,是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和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为了能比较准确地分析其原因,我们对部分大学在校生和江苏省少年犯管教所的200名少年犯的成长环境进行了调查、比较,通过分析我们深深感到预防与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既要净化环境以减少未成年人社会化缺陷的形成,又要营造健康向上社会环境,这是避免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并控制其外化为犯罪行为的重中之重。
[Abstract]:The growth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caused by the rapid change of society and the change of the environment of minors' growth. In order to analyze its causes more accurately,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of 200 juvenile offenders in som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Jiangsu Provincial Juvenil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Through analysis, we deeply feel that we are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It is necessary to purify the environment to reduce the formation of minors' social defects, and to create a healthy and upward social environment,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avoid minors to form criminal psychology and control their externalization into criminal behavior.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课题:“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控制”成果之六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亚东;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4年12期
2 吕红梅;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以江苏省某少教所为例[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姜湘辉;实现综合治理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邓增萍;浅谈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4年03期
5 姚艳红;从巴州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6 姚祥明;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7年03期
7 潘坚福;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发展趋势[J];公安研究;1999年05期
8 谢红疆,顾军;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J];法律适用;2003年04期
9 钟玫;俄罗斯未成年人犯罪分析[J];国际观察;1995年03期
10 胡凡;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代福;;试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邹玉书;;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3 高孟美;;关于社会转型期中的城市养老问题[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4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吕梁;;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6 陈少华;何瑞文;;社会转型期地方工科院校本科教育适应性探讨[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7 张秀玲;维英;;中蒙处遇犯罪未成年人之刑法比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8 刘红;;社会转型期的档案管理[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9 贾志强;;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环境特征及其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郑彩莲;;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发展的若干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调查分析[N];甘肃日报;2004年
2 刘 勇;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N];河南日报;2004年
3 张建升;破解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走高”尚待良策[N];检察日报;2005年
4 成刑史 本报记者 晨迪;未成年人犯罪不得开大会审判[N];成都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洁;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透析[N];西部时报;2004年
6 胡艳玲 周健民;关注未成年人犯罪[N];福建日报;2004年
7 记者 刘海健 通讯员 穗法宣;未成年人犯罪案增四成[N];广州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曹秀娟;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引起的反思[N];山西日报;2003年
9 卢菊凤 刘元美;万山法院搭建未成年人犯罪帮教平台[N];铜仁日报;2008年
10 李凯 曹明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五项创新课题正式出炉[N];太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长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侯彬;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赵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4 温志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乔梁;我国社会转型中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化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楚文凯;社会转型期预防腐败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王利娟;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吉明;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品德行为偏差的成因及其矫正[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蔡迎新;我国刑事检察工作中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3 李静;转型社会家庭功能的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曹海霞;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朱先银;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潘智勇;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7 胡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赵恒;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临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武建朝;家庭功能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对策[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8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8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