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与“城市梦”:农民工犯罪问题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农民工犯罪 + 犯罪方式 ; 参考:《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摘要】:正据2010年12月2日的《天津日报》报道,到2010年11月底,天津市公安机关登记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达290.9万人,而2006年,流动人口登记数量仅为109.9万人。2011年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亿以上。①就当前来看,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port of the Tianjin daily in December 2, 2010, by the end of November 2010, the number of floating population registered by public security organs in Tianjin has reached 2 million 909 thousand. In 2006, the number of registered migrants was only 1 million 99 thousand in.2011,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issued the 2011> forecast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port, and in 2020, Chinese urban people The mouth will exceed 800 million,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rural population needs to be transferred over 100 million in the next 10 years.
【作者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尹明灿;;“私力救济式”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殷一兵;当代中国进城农民罪案高发原因探析[J];江海学刊;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黎军;;基于法治的自治——行业自治规范的实证研究[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2 王志强;;对近年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张军;;论宪法隐私权的法理基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易军;;个人主义方法论与私法[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5 周大鸣,秦红增;城市农民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6 陈金钊;从法律感到法律论证——法律方法的转向[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黎军;;论司法对行业自治的介入[J];中国法学;2006年04期
8 马德峰,雷洪;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浙江学刊;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方银;国际规范的演化[D];清华大学;2006年
2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朱淑丽;从荣誉决斗看法律与社会规范[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捷;公司治理的制度与文化[D];复旦大学;2007年
5 陈友清;1997-2007:一国两制法治实践的法理学观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宏松;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艾佳慧;社会变迁中的法院人事管理[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玉;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控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善根;法社会学理论资源的梳理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董晓玲;消费者知情权与信息不对称之学理展开[D];武汉大学;2005年
4 廖娟;“黑哨”问题的社会法探析[D];兰州大学;2006年
5 钱鲲;法律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赵锋;我国农民工的权益保护[D];山东大学;2006年
7 刘鹏;规则简单性的限度[D];吉林大学;2007年
8 曹柏鹏;法律多元的演进[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敏;审判程序中的法律解释与对话[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王晋;我国当代环境立法目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尹明灿;;“私力救济式”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张亚辉;从文化冲突的视角解读农民工犯罪问题[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雨林;对农民工权利贫困问题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4年09期
4 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J];社会;2006年04期
5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6 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J];战略与管理;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学峰;;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冲突理论解读[J];学术动态;2009年01期
2 童树梅;;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3 李一龙;;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的统计分析[J];山东审判;2011年02期
4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报告;郭开元;陈卫东;陈晨;郗杰英;;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9期
5 张宝义,宋严;天津市农民工犯罪人口的社会结构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S1期
6 刘守芬;林岚;;人口流动中的犯罪预防对策[J];检察风云;2007年08期
7 赖春耘;;浅析农民工犯罪原因及对策[J];民营科技;2008年11期
8 张婷;;农民工犯罪原因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9 陈晓霞;;我国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年10期
10 罗少威;;农民工犯罪的分析与预防[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迪;;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及其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仲兴;蔡曦蕾;;农民工犯罪:概念、司法宽容及类型[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苏云;王敏;;对当前成都地区农民工的犯罪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宏伟;;从家庭教育入手预防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王姜;黄艳红;杨水平;陈焕文;;犯罪现场微量化学物质罪证的快速质谱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黄福涛;李佳;关羽;;农民工维权不当犯罪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7 温贤章;江从芳;;浅论警犬缉毒[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犬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庆华;梁明;;青少年计算机犯罪发展趋势、预防及对策[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9 路镜玉;刘庄朝;;幼女被强奸案件的检验分析5例[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皮艺军;;本能异化——关于犯罪本源的新思考[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晓伟 何伟森;迷 失[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2 徐州师大法政学院 汝亚国;农民工犯罪原因的理性分析[N];常州日报;2009年
3 李磊;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增加警示了什么?[N];中国社会报;2010年
4 通讯员 王军 王珏 记者 蒋德;苏州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占发案总数八成[N];法制日报;2010年
5 王军 王珏;三句话揭示犯罪深层原因[N];检察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岳红革 通讯员 温鸿沛 岳娜;农民工犯罪特点鲜明[N];检察日报;2009年
7 课题组成员 许小澜 陆文明 马奉南 刘福龙 李万勇;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生存发展 预防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刘腾;让新生代农民工远离迷途[N];安徽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松 黄洁 本报实习生 吴萌;过半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属侵财型[N];法制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慧娟;银川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深度剖析[N];银川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谭远宏;犯罪学视野下的越轨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鹏;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宇;文化冲突的视角: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唐志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覃囿翡;新生代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犯罪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晓文;中国农民工财产犯罪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雷振清;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犯罪成因和预防[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后宏伟;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及其预防[D];兰州大学;2007年
8 张亚辉;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冲突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王金凤;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犯罪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陈越;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28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02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