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预测研究
本文选题:社会治安状况 + 预测 ; 参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担负有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稳定以及保卫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职责,因此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也是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所应承担的责任之一。为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以保障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州市各级政府和政法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应对逐渐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为防患于未然,有效指导支持警务决策工作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需要对未来时期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作出定量预测。本文围绕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预测和社会治安状况的相关性分析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阐述了开展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预测和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影响机理的背景,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要内容和含义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了当前预测技术领域常用预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论文对广州市社会治安的总体状况以及广州市的发案量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常用预测方法用于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预测的不足,提出了确定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预测指标的基本原则,以及进行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预测的基本方法。 第三,采用一个基本数学模型描述了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奠定了定量预测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的基础。在深入分析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分段三次曲线拟合的预测方法对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进行预测。考虑到基于分段三次曲线拟合预测方法对离当前时间较远的数据信息注重的不多,为加大对离当前时间较远的数据信息的利用,改进了基于分段三次曲线拟合的预测方法。 第四,由于基于分段三次曲线拟合预测方法假设了发案量变化过程的平稳,因此在有不确定事件出现时对发案量的平稳变化会造成较大影响。考虑到不确定事件对发案量造成的影响,提出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修正不确定事件对基于分段三次曲线拟合预测模型预测结果。 最后,以广州市周发案总量的预测为背景,利用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分段三次曲线拟合预测模型对广州市周总发案量进行预测,并与另两种常用的预测模型——GM(1,1)模型、ARMA模型从预测效果上进行了对比,对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分段三次曲线拟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
[Abstract]: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the armed police force have the sacred responsibility of resisting foreign enemies' invasion, maintaining national stability and safeguarding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Therefore, maintaining public order is also one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LA and the armed police forc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rack down on illegal and criminal activities and create a good social security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normal order of the society and the safety of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political and legal departments in Guangzhou have invested a great deal of manpower.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rouble and effectively guide and support police decision-making and crack down on illegal and criminal activ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in Guangzhou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edi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in Guangzhou.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background of forecasting 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ocial security in Guangzhou is expounded, and the main content and meaning of social security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common prediction methods in the field of prediction technology is analyzed.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in Guangzhou and the data of the number of cases in Guangzhou,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ommon forecasting methods used in the predi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in Guangzhou.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determining the prediction index of social security in Guangzhou and the basic method for forecas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in Guangzhou. Thirdly, a basic mathematical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in Guangzhou,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in Guangzhou. Based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in Guangzhou, a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piecewise cubic curve fitting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in Guangzhou. Considering that th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piecewise cubic curve fitting does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data information far away from the current tim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data information far away from the current time, th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piecewise cubic curve fitting is improved. Fourthly, because th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piecewise cubic curve fitting assumes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 of the quantity of the case, it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eady change of the quantity of the case when there are uncertain event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 events on the number of cases,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modify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uncertain events based on piecewise cubic curve fitt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forecas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Zhou cases in Guangzhou, the paper uses the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piecewise cubic curve fitting to predict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in Guangzhou. Th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other two commonly used prediction models, the GM1 / 1) model and the ARMA model. The prediction results based on the piecewise cubic curve fitting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verified.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0~2011中国平安小康指数:71.0[J];小康;2011年07期
2 王赞兴;;农民盼望法院布告到农村[J];福建人大;1994年09期
3 李树;;应当重视农村社会治安工作[J];乡镇经济研究;1994年11期
4 欧阳海燕;;2011中国人最感担忧五大安全问题[J];小康;2011年07期
5 陕西省公安厅研究室课题组;;区域警务合作之时代背景析评——以西北地区为例[J];公安研究;2011年08期
6 李锡伟;彭韦华;;对2010年广州市公众安全感与治安满意度调查的思考[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李靖;;河北省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8 伍晓阳;;论涉警负面报道的预防和应对[J];传媒观察;2011年09期
9 李振林;;严惩盗窃也应有度——对《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规定之反思[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仓平;严文斌;;公众安全感测评体系及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志平;唐振兴;;大情字井油田低渗透储层预测技术[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汪泱;沈骥革;颜廷富;;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论初探[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马军海;盛昭瀚;;基于非线性混沌时序的系统重构、预测技术及其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朱沅沅;;当前社会治安状况新特定和新趋向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潘军;;浅谈如何有效地做好促销宣传[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C];2005年
6 许建华;张学工;李衍达;;基于核算法的非线性油气储层预测技术[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曾庆辉;;预测电力系统人力结构的HSA方法简介[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卷)[C];1995年
8 马昭军;唐建明;;三维三分量裂缝预测技术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何希霖;高明涛;刘灿振;朱焕然;;赵官煤矿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毛瑞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评估体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亚平;我省社会治安状况逐年好转[N];西安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贵术中;我市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N];张家界日报;2009年
3 刘继滨 记者 文天心;全省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N];黑龙江日报;2010年
4 本报平塘记者站 黄先兵;平塘县政协召开县城社会治安状况调研座谈会[N];黔南日报;2011年
5 记者 文天心;我省公众对治安满意度逐年上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陈冲 记者肖雯慧;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上升[N];北京日报;2003年
7 记者 米丽古丽;亚尔乡平安创建促稳定[N];吐鲁番报(汉);2008年
8 记者 董光荣 程丽银;平安大道更宽广[N];红河日报;2009年
9 温煦;全市社会治安状况呈现良好发展态势[N];湘潭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黄宏 通讯员 王文兵;中央检查组到我省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N];浙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梅;中国建造价格水平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红;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3 王琰;静态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系统核心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刘立霞;多变量金融时间序列的非线性检验及重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任杰;集成电路成品率预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吴燕清;地下电磁波探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戴勇;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地震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修妍;混沌时序分析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任学勤;毛精纺单纱的弹性指标质量预测与控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淑英;胜利油田垦东北部油区储层特征与预测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浩;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预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梁华珍;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研究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3 魏秀婷;住宅室内空气品质与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王栓林;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实时跟踪预测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薛燕;Cache预测技术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解文艳;精细地面灌溉集成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7 蒋毅;预测技术在都江堰灌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8 魏野;碳酸盐岩薄储层气藏地震属性综合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郭金荣;他拉哈地区地层孔隙压力及破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10 张涛;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36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03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