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ulti-agent的计算机动态取证
[Abstract]:A computer dynamic forensics model based on multi-agent is proposed.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monitoring agent (SA), cooperating with agent (CA) and counterattacking agent (BA), the model can collect intrusion evidence accurately and comprehensively in real time, integrate and sort these information organically, and reproduce the intrusion proces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ack of static evidence timeliness, discontinuity and inadequacies and other defect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计算机系 四川大学计算机系 四川大学计算机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D91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杰,高会生,俞晓雯;主动防御新技术及其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04年08期
2 张新刚;刘妍;;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7年01期
3 杨晓元,季称利,秦晴,胡予濮;基于Shamir秘密共享的安全取证服务器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2期
4 林果园;黄皓;;入侵检测动态取证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7期
5 曾剑平;郭东辉;;一种有效支持计算机取证的审计机制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年06期
6 马永波;陈龙;王国胤;聂能;黎龙;;基于有限状态机的一种事件重建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6期
7 刘愫卫;;数据恢复技术及其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8 赵春雨;张云泉;;论电子证据的特点及其对取证的影响[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黄文,文春生,欧红星;分布式网络系统日志的安全性研究[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苏宁;;主动防御技术的应用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宁宁;苏红帆;;计算机取证系统核心技术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白海涛;刘广建;;基于网络的数字取证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文奇;入侵检测与安全防御协同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綦朝晖;计算机入侵取证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烨;计算机主机隐秘信息取证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郑洁;Windows环境下受损的文件类型信息识别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3 宋亦青;电子取证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夏琦;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琳;论侦查中电子证据及收集的若干理论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周建华;计算机犯罪取证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赵小敏;基于日志的计算机取证技术的研究及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8 钟秀玉;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9 马建斌;基于SVM的中文电子邮件作者身份挖掘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10 丁杰;基于协议分析的网络入侵取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金星,佟明安;编队协同空战的信息交互策略[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12期
2 仰石,李涛,丁菊玲;基于Multi-agent的计算机动态取证[J];计算机工程;2005年01期
3 任凯;李少鸣;孟一;;基于多智能体的油料保障组织机构设计[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范学广;马礼;;基于Multi-Agent的军队后勤保障系统模型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庆;甘仞初;;复杂适应系统-供应链研究的新视角[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卢虎生;高学东;;多智能体动态调度的研究综述[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刚;殷国富;邓克文;李火生;;基于Multi-Agent的复杂结构产品设计模型[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郭一楠;巩敦卫;程健;郭西进;;基于Multi-Agent的炼焦系统故障诊断模型[A];第五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会议论文集(2)[C];2004年
5 高阳;江资斌;杨长辉;;基于多目标协商的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陈怀杰;刘艳斌;;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的研究[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仵博;;基于行为的Multi-Agent决策模型[A];2004中国机器人足球比赛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怀杰;刘艳斌;;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的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真;王俊松;储健;詹青龙;;基于Multi-Agent的网络化智能CAI技术框架[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磊;贾红雨;曲翠玉;;基于Multi-Agent技术的车辆调度任务分解机制的研究[A];第六届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长辉;制造企业快速反应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袁成祥;基于Agent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赵捧未;基于敏捷制造模式的制造信息系统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东;新型制造模式——基于Web Services的网络协同商务链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纪海;基于Multi-Agent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光荣;面向虚拟企业的零件工艺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吕琳;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岚;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富爱民;基于Multi-Agent的虚拟企业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仵博;Multi-Agent协作模型及其在RoboCup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4 邹松;基于多Agent系统的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5 任柯;具有学习机制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维盛;区域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D];福州大学;2005年
7 许少君;基于MAS的自主移动机器人调试环境[D];浙江大学;2005年
8 周幸;基于Agent的柔性ERP系统及其在流程企业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渊;基于免疫克隆计算的Multi-Agent组播路由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佟泽华;基于改进的混合Agent的IDSS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6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126975.html